[实用新型]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4711.6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芈大伟;刘元春;邓廖龙;王天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4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防盗 通信 机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施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集成化速装通信机房。
背景技术
为保证通信设备的使用和安全,一般的通信机房采用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普通土建机房,和普通的建筑结构类似,建造时间需要15天左右时间,加上基础的建设养护时间10-15天,整个工程长达一个月,难以适应通信运营商的建站要求。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彩钢板结构,此结构具有可规模化生产、建造周期短(只需要2天),重量轻(能够适用于房顶),但是彩钢板的强度较差,在野外,山地等长期无人看守的地点的建站使用,防盗性能薄弱,最快只要几分钟就能破板而入,给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多次,重大,不可预测的硬件损失,同时因为盗贼的破坏而造成的基站零时退服,给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声誉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害。第三种方式是使用类预制板建造机房,能一定程度上客服上述两种建设方式的弊端,但是现有预制板类材料在连接技术上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钢结构做完后采用挂板工艺,这样容易产生竖向两块的合缝性不够,连接缝明显;横向多块板的叠加时,造成上面板的难以固定以及造成转角处整体固定不牢,遭遇台风侵袭时可能造成机房结构的整体变形。进而发生机房漏水等一系列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通信机房建设施工过程复杂、装配精度差易漏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保证机房整体结构稳定与防盗性能的前提下,可集成化拼装、快速建站、使通信机房架设过程简化,且安装方便有效,装配精度高,可使通信机房处于密封状态的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包括顶盖、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和顶盖由多块板材拼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板材与其它板材通过辅接头嵌装连接,所述辅接头具有夹持部,板材的非连接处边缘插入U形支撑衬套内,所述辅接头的截面形状为H或L,或为四个平面钢板交叉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辅接头和U形支撑衬套作为板材的连接和边角的包裹,辅接头和U形支撑衬套统一加工,平整度好,辅接头的截面形状可根据圆角、方角等各种连接方式进行选择,工作人员采用通用工具可现场将板材拼装为通信机房。
进一步,为增强牢固性,板材与辅接头或支撑衬套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相适应凸榫或凹槽。凸榫或凹槽便于板材连接固定,而且板材连接处采用凹凸密封结合方式,可保证整个机房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灰尘和雨水侵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房屋的快速变形组装,满足工厂化生产、标准集装箱式运输、跨区域异地快速拼装。且其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运输成本低。从制造角度来讲,简化了制造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的转角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的转角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板材之间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解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3所示,集成式防盗通信机房,包括顶盖、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和顶盖由多块板材拼装构成。板材单块尺寸为3000*600*100mm(长*宽*厚),板与板之间碛口连接,板材可选用纯天然蛭石、高纯石英粉、无机纤维和植物纤维经高温、高压蒸气养护而成。
板材与其它板材之间通过辅接头1嵌装连接,辅接头1具有夹持部11,板材的非连接处的边缘插入U形支撑衬套2内,辅接头1的截面形状为H或L,还可以为四个平面钢板交叉焊接而成。
图1所示:辅接头1主要由两个钢板焊接而成,然后通过包角的形式将类预制板固定。
如图2所示:两钢板焊接后,同时将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分别垂直焊接在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上面,形成钢结构柱子,然后将类预制板插入夹持部固定。
如图3所示,将钢板折成槽型,形成为大致的U形支撑衬套,作为底扣槽。
将第二钢板与第一钢板焊接成H型辅接头,作为两块板材竖向叠加之间的连接,将第四钢板折成槽型,形成为大致的U形支撑衬套,作为顶扣槽。
整个机房由若干由图1-3来作为整个通信机房的节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通信机房表面整齐,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层升降横移提升链条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框淋浴房玻璃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