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4833.5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初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可菱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06;C02F1/4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除铅装置,用于对进入其中的原水进行除铅处理后排出,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依次级联有用于将水的pH值调节到8.5以上的第一pH值调节部、用于滤除水中的固体杂质的过滤部和用于将水的pH值调节到5.8-8.5的第二pH值调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pH值调节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部下游并与所述过滤部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孔状的H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经过除铅处理的水从所述壳体排出所述除铅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pH值调节部包括:
其中盛放有酸性添加液的容器;
反应管路,所述反应管路设置在所述过滤部下游,并且所述反应管路的一端通过第一中间管路与所述容器连通并且通过第二中间管路与所述过滤部连通;和
用于控制所述酸性添加液从所述容器流入所述反应管路的速度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与所述反应管路的相连部位和所述容器之间;
除铅处理过的水从所述反应管路的另一端排出所述除铅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pH值调节部包括:
设置在所述过滤部下游并与所述过滤部连通的阳极室,所述阳极室中设置有阳性电极;
连通到位于所述除铅装置外的收集装置的阴极室,所述阴极室内设置有阴性电极;和
用于向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供应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供给装置;
其中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通过电解隔膜分隔;经过除铅处理的水从所述阳极室排出所述除铅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H值调节部包括:
设置在所述过滤部上游并且与所述过滤部连通的阴极室,所述阴极室中设置有阴性电极;
设置有阳性电极的阳极室;和
用于向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供应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供给装置;
其中所述阳极室与阴极室通过电解隔膜分隔,所述原水流入所述阴极室;
所述第二pH值调节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部下游并与所述过滤部连通的反应室;其中所述第一pH值调节部的阳极室与所述反应室连通,经过除铅处理的水从所述反应室排出所述除铅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可菱水有限公司,未经三菱丽阳可菱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8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冷却车刀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床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