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错易拆卸功能的集成式间隙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4902.2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云;张昱;贺新升;曹建波;鄂世举;高春甫;朱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防错易 拆卸 功能 集成 间隙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工程机械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液压动力转向器齿条与齿扇啮合间隙调整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液压动力转向器在出厂要求中间位置无间隙啮合,产品在汽车上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也会出现间隙,需要消除,这就要求转向器必须具有间隙调整机构,通过对汽车上已在使用的转向器及汽车厂正在开发的新车型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转向器所采用的间隙调整机构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调整螺钉结构的,增大了转向器的侧向尺寸,使转向器在整车上空间布置困难;2)采用偏心轴承结构的,很难拆卸,返修非常不方便,即使拆下,里面的滚子也都散落出来,没有专用工具很难再装回去;同时由于偏心量很小装配时易装反位置,影响生产效率,此外,该结构复杂,零件多,因此,整体工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防错易拆卸集成式间隙调整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空间布置困难,返修困难,加工工艺性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错易拆卸集成式间隙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座1、轴承2、密封圈3、防尘圈4。调整座内孔和外圆不同心,有一偏心量,当齿条和齿扇运动副出现间隙时,旋转该调整机构,使偏心转到一定角度从而消除间隙,由于本机构是通过径向偏心量消除间隙,无需增加轴向尺寸,从而缩小了转向器的外形尺寸,在整车上的布置可以更加灵活;调整座内部依次加工出轴承孔、密封环槽、防尘孔,实现一个工位同时完成轴承、密封圈、防尘圈的装配,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性,同时将支撑、密封、防尘各功能集成在一起,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也大大减少了的零件数量,由于采用标准轴承,不紧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解决了偏心轴承结构存在的拆卸时轴承滚子易散落问题,同时调整座外圆加工有方便拆卸的挡肩,使得调整机构的拆卸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维修性,为了解决偏心位置不易识别所造成的装配效率低,易装错问题,在调整座端面加工出专门的防错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式、模块式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位置小,良好的工艺性和维修性,同时又可降低产品的成本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优点:
1、结构紧凑,大大节省了空间,使得转向器在整车中的布置更加灵活。
2、良好的工艺性,调整机构将轴承孔、密封环槽、防尘孔一次性加工成型,一次性完成轴承、密封圈、防尘圈的装配,提高了整个机构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了零件的数量,采用标准轴承,有利于降低成本,
3、良好的维修性,由于将密封、防尘、轴承及间隙调节等功能集成在一个部件上,使得转向器内部维修时只需将调整机构一次性拆下便可进行,不需要拆卸很多零件才能维修,同时由于调整座特有的拆卸挡肩,使得调整机构很容易拆卸,且标准轴承的使用也使得拆卸时轴承滚子不易散落。
4、独特的防错功能,使得调整机构极易识别偏心位置,防止装错,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调整座1、轴承2、密封圈3、防尘圈4。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调整座1内孔和外圆不同心,有一偏心量,当齿条和齿扇运动副出现间隙时,旋转该调整机构,使偏心转到一定角度从而消除间隙,调整座内部依次加工出轴承孔、密封环槽、防尘孔,实现一个工位同时完成轴承2、密封圈3、防尘圈4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4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粒酶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压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