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5381.2 | 申请日: | 201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韩芳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芳洁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皮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手术器具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属医疗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包茎、包皮过长都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但是,采用传统手术的方法治疗包茎、包皮过长,大都存在着手术操作繁琐、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术后疼痛时间长、容易感染、活动受一定限制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尤其适用于儿童的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由一对相同形状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特点是上夹板和下夹板呈圆环形,在上夹板上开有至少2个固定孔,在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分别设有螺孔,在相对应的固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固定螺钉。
圆环形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内径在15-35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不锈钢等原材料,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这种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利用紧固在一起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阻断局部包皮外板的血液供应,使该部分包皮外板产生局部缺血、坏死、脱落;上夹板和下夹板内缘以下的包皮外板血运再通、组织修复;从而达到切除多余部分的包皮外板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可靠、时间短、术中不出血、不损伤阴茎系带;术后恢复快、患者容易接受、易于推广普及,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下夹板组合时沿固定孔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夹板,2下夹板,3固定孔,4螺孔,5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这种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由一对呈圆环形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组成,在上夹板上开有3个固定孔3,在固定孔对应的下夹板上设有有3个螺孔4,在相对应的固定孔和螺孔之间设有3个固定螺钉5。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采用不锈钢材料,按实施例实施内径15-35毫米、外径20-45毫米、厚1.5毫米的不同规格型号的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手术时,患者仰卧位,会阴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适合的对切环备用。局部麻醉生效后,上提包皮外板疏散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对齐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固定孔和螺孔,用尖刀刺破固定孔和螺孔处的包皮后,用固定螺钉初步固定上夹板和下夹板,充分向外牵拉包皮使上夹板和下夹板内缘的包皮分布均匀后再紧固固定螺钉,然后用手术刀沿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外缘切除多余部分包皮,即可完成手术。
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用于包皮外板手术的对切环,主要用于儿童,也可用于部分成人的包茎、包皮过长手术,一般手术只用6-15分钟,平均出血1毫升,术后即可出院,6-10天对切环自行脱落,脱落后边缘整齐,无硬结。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安全可靠、容易为患者接受;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不出血,不损伤阴茎系带;术后活动不受限制、局部不用换药、恢复快;治疗后,阴茎外观正常,系带功能良好等优点。治疗效果良好,容易在基层医疗部门推广,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芳洁,未经韩芳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