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5399.2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旺发;江华鹏;杨青山;洪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林低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流 板式 蒸发 凝汽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排汽冷凝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电发厂汽轮机排汽冷凝装置,是将汽轮机排出的、已做过功的乏汽冷凝成凝结水,凝结水再送回锅炉中继续循环,它是发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厂的热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目前火力发电厂的冷凝器系统主要是空冷系统和湿冷系统两大类,大多数电厂采用湿冷系统,它主要应用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按供水方式可分为开式直流和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湿冷系统的缺点是:耗水量大,厂址选择受到水源等条件的限制;空冷系统主要应用于缺水地区,系统主要有三种,即直接空冷系统、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系统和带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系统;空冷系统缺点是:其一空冷系统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其二受环境影响很大,导致汽轮机背压升高且变幅大,在夏季炎热期会减少发电量;其三直接空冷的冷却极限为饱和蒸汽的相应温度,间接空冷的冷却极限为环境的干球温度,两者的温度都高于湿冷机组的相应温度,故其循环效率约降低5%,加上用电消耗多,其热耗比湿冷机组一般高6%-9%。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空冷与喷淋蒸发冷 却相接合的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包括框架、顺流板束、风机系统、抽真空系统、蒸汽分配管,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空冷系统、喷淋蒸发冷却系统;其中:
所述空冷系统由蒸汽分配管、顺流板束、凝水联箱、逆流板束、抽真空系统、箱体风道、风机系统组成,所述风机系统出风筒位于框架的中间体上方,框架的两侧对称布置有顺流板束和逆流板束,逆流板束位于顺流板束的中间,顺流板束串接在蒸汽分配管与凝水联箱之间,逆流板束串接在凝水联箱与抽真空系统之间,所述箱体风道由框架两侧的顺流板束和逆流板束上方的进风口、顺流板束和逆流板束下方的空间进入框架中间体、框架中间体上方顶部风机系统的出风筒出口组成;
所述喷淋蒸发冷却系统由喷淋管、喷淋循环进水管、收水器、水池组成,所述喷淋管平行设置在顺流板束、逆流板束上方,水池位于顺流板束和逆流板束下方风道的底部,收水器位于水池靠风机侧立柱平面上。
所述顺流板束与逆流板束呈水平向下倾斜5~10°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具如下优点:采用这种布置形式既能发挥空冷机组节水的优越性又能保持湿冷机组经济性高,夏季汽轮机出力不受限制,适应机组变工况运行的优点,它的节能、节水、环保优于上述两种系统单独运行,弥补了空冷系统、湿冷系统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标注说明:1-喷淋管,2-顺流板束,3-混凝土水池,4-风叶,5-框架,6.-减速器,7-电动机,8-出风筒,9-收水器,10-喷淋循环水进口,11-抽真空系统,12-蒸汽分配管,13-逆流板束,14-凝水联箱,15-箱体风道,16-水池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纵向剖面、俯视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包括框架5、顺流板束2、风机系统、抽真空系统11、蒸汽分配管12,空冷系统、喷淋蒸发冷却系统;其中:
风机系统由风叶4、减速器6、电动机7、出风筒8组成,风叶位于出风筒内,电机、风叶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相连。
所述空冷系统由蒸汽分配管12、顺流板束2、凝水联箱14、逆流板束13、抽真空系统11、箱体风道15、风机系统组成,所述风机系统出风筒8位于框架1的中间体上方,框架5的两侧对称布置有顺流板束2和逆流板束13,逆流板束13位于顺流板束2的中间,顺流板束2串接在蒸汽分配管12与凝水联箱14之间,逆流板束13串接在凝水联箱14与抽真空系统11之间,所述箱体风道15由框架5两侧的顺流板束2和逆流板束13上方的进风口、顺流板束2和逆流板束13下方的空间进入框架5中间体、框架5中间体上方顶部风机系统的出风筒8出口组成。当汽轮机排出的水蒸汽由蒸汽分配管进入顺流板束,经换热后的大部分蒸汽凝结成水经凝水联箱通过凝水管路排出,剩余的蒸汽进入逆流板束,水蒸汽凝结后经凝水联箱通过凝水管路排出,其中的不凝性气体由抽真空系统排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林低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林低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训练用投掷类模拟效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淬火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