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5558.9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苗龙;吴知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4 | 分类号: | H04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闵磊;乔建聪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微波 通信 网络 | ||
1.一种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用于实现高速铁路上运动载体内部通信网络与载体外部通信网络之间的信号中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轨基中继装置,沿高速铁路轨道布设,且均装设在轨道建筑限界内,用于在外部通信网络与车载中继装置之间实现信号中继,每个轨基中继装置形成一个覆盖区间;
至少一个车载中继装置,固定于载体上,在与当前覆盖区间相应的轨基中继装置与载体内部通信网络之间实现信号中继;
所述信号的频段被限定在4GHz~42GHz的一个或多个子频段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的频段被限定在6GHz~40GHz的一个或多个子频段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轨基中继装置沿高速铁路轨道等距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网络采用单一频点通信,或采用多个频点以实现频率分集和/或频率复用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置于载体上一个位置或者多个位置以实现空间分集和/或空间复用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网络采用时间分集通信以提高通信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基中继装置包括:
一个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被中继信号进行处理;
多个射频前端,沿高速铁路轨道布设以进行信号覆盖;
一组布线单元,用于对各射频前端进行组网以与信号处理单元实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射频前端沿高速铁路轨道等距离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单元将多个射频前端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组建成菊花链形、星形或环形拓扑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射频前端均布设于高速铁路轨道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前端包括至少一个微波辐射单元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段沿高速铁路轨道泄露电磁能量进而实现轨道沿线信号覆盖的微波传输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传输线为微波波导或射频同轴电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辐射单元由一个或多个沿轨道方向辐射进而实现轨道沿线信号覆盖的定向性微波天线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铁路微波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包括用于完成载体内部与轨基中继装置之间进行信号中继的天线,该天线与载体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5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胰岛成像用分子探针前体及其使用
- 下一篇:形成用于多晶片集成电路的硅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