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15807.4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叶紫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D04B15/54;D04B35/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特强;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及其 储纱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纺织机械都必须具有供应不规则送纱的需求,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等因素,由此达到对纱线供给的需求。尤其是条带式的送纱装置,其不需采用主动电机,而是使用针织机上配备的条带作为动力源,简化了机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
然而,公知的送纱装置的储纱轮大多利用铸铝方式成型,该储纱轮形成实心体,不便于纱线检测装置设置于储纱轮内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再者,储纱轮以铸铝方式成型,且形成实心体,造成储纱轮乃至于整个送纱装置重量较重,难免造成搬运及安装上的不便。
于是,现有技术需要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该储纱轮形成空心体,且顶部具有开口,可便于光传感器(纱线检测装置)设置于储纱轮内部,使其应用较具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及其储纱轮结构,该储纱轮形成空心体,可使储纱轮乃至于整个送纱装置重量减轻,以便于搬运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第一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一第二传动轴,其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本体;一离合器,其设置于该第一传动轴及该第二传动轴之间;以及一储纱轮,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轴,该储纱轮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储纱轮顶部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该储纱轮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光传感器,该储纱轮内侧的光传感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送纱装置的储纱轮结构,该储纱轮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该储纱轮顶部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
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储纱轮内部设有容置空间,使储纱轮形成空心体,且顶部具有开口,可便于光传感器(纱线检测装置)设置于储纱轮内部,使其应用较具变化。本实用新型的储纱轮形成空心体,可使储纱轮乃至于整个送纱装置重量减轻,以便于搬运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储纱轮可采用组合式的设计,由上轮体、下轮体及数个储纱钉构成,这些构件可利用不同的材质制成,材质选用可弹性变化,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纱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纱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送纱装置另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纱轮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送纱装置
11本体
111固定部
112导纱件
113导纱件
114导纱件
115导纱件
116轴承
117固定座
118容置槽
12皮带轮
13第一传动轴
131基部
14驱动盘
141弹性元件
15电磁线圈
16被动盘
161摩擦面
17第二传动轴
171轴承
18储纱轮
181光传感器
182光传感器
183储纱钉
184压纱器
185上轮体
186下轮体
187固定件
188容置空间
189开口
A导纱斜面
19垫圈
20单向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揭露一种电磁离合型式的送纱装置,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其他型式的送纱装置。本实施例的送纱装置1包括一本体11、一皮带轮12、一第一传动轴13、一驱动盘14、一电磁线圈15、一被动盘16、一第二传动轴17及一储纱轮18。
本体11一端具有一固定部111,固定部111能配合螺丝锁附固定于针织机上适当的位置。本体11上设置有数个导纱件112、113、114、115,能用以导引纱线。本体11内部形成有一容置槽118,该容置槽118底部可呈开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5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