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鼻两用的药剂雾化喷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6883.7 | 申请日: | 201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龙;乔志芬;杨少辉;许红霞;刘慧慧;王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龙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A61M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药剂 雾化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吸入器,尤其是一种医用超声雾化器的口、鼻两用的药剂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超声雾化器是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专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治疗药剂放入雾化室中,在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形成药雾,然后由雾化器风道中产生的风力,将药雾通过波纹式导管及连通在该导管上的药剂雾化喷嘴送达患者的咽、喉、气管等部位,对发病处局部给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所公开使用的药剂雾化喷嘴是由一体设置的一圆柱状进雾接头体和一扁嘴状喷雾头体组成,进雾接头体和喷雾头体上设有贯通的药雾通腔。上述结构的药剂雾化喷嘴只适合于口含,不能插放进鼻道,无法进行鼻道超声雾化治疗。另外,该结构的药剂雾化喷嘴无防回雾装置,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时,患者吐出的回雾常逆流到波纹式导管及超声雾化室内,有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剂雾化喷嘴无法进行鼻道超声雾化治疗及无防回雾装置易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鼻两用的药剂雾化喷嘴,该药剂雾化喷嘴不仅设计合理,适合于口、鼻两用超声雾化治疗,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吐出的回雾污染波纹式导管及超声雾化室,彻底消除医源性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鼻两用的药剂雾化喷嘴,由一体设置的一圆柱状进雾接头体和一扁嘴状喷雾头体组成,在进雾接头体上设有进雾端口,在喷雾头体上设有喷雾端口,在进雾端口与喷雾端口之间的进雾接头体和喷雾头体上设有贯通的药雾通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雾头体的喷雾端口上纵向开有一鼻隔槽,在位于进雾端口处的药雾通腔内设有一环形台肩,一环形固定架与该环形台肩接触定位,在环形固定架与环形台肩之间设有一可单向打开的瓣膜。
所述喷雾头体的喷雾端口外缘设有防滑边。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喷雾头体的喷雾端口上纵向开有一鼻隔槽,喷雾头体则可方便地插入鼻道中;在位于进雾端口处的药雾通腔内设有一环形台肩,一环形固定架与环形台肩之间接触定位一可单向打开的瓣膜,患者呼出的流动气体由瓣膜阻断,有效地避免患者吐出的回雾污染超声雾化室及波纹式导管,防止了医源性交叉感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向视图。
图中:1.进雾接头体,2.喷雾头体,3.进雾端口,4.喷雾端口,5.药雾通腔,6.环形台肩,7.环形固定架,8.瓣膜,9.鼻隔槽,10.防滑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口、鼻两用的药剂雾化喷嘴,由一体设置的一圆柱状进雾接头体1和一扁嘴状喷雾头体2组成。
在图1中,在进雾接头体1上设有进雾端口3。
如图1、图2所示,在扁嘴状喷雾头体2上设有喷雾端口4。该喷雾端口4上纵向开有一鼻隔槽9。
为了防止插入鼻道的喷雾头体自鼻道中脱出,在喷雾端口4外缘设有防滑边10。该防滑边10是将喷雾端口外缘外翻增厚而形成。
图1中,在进雾端口3与喷雾端口4之间的进雾接头体和喷雾头体上设有贯通的药雾通腔5。
如图1所示,在位于进雾端口3处的药雾通腔5内设有一环形台肩6,一环形固定架7与环形台肩6接触定位,在环形固定架7与环形台肩6之间设有一可单向打开的瓣膜8。
瓣膜8可采用的是单瓣单开式,也可采用双瓣双开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的是双瓣双开式瓣膜。
本实用新型既可利用门齿咬合喷雾头体进行口腔、气管超雾化治疗,又可将喷雾头体插入鼻道中进行鼻道超声雾化治疗,其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成本低;使用过程中,患者中呼出的流动气体在进入贯通的药雾通腔5后,双瓣双开式瓣膜8随气体流动而单向关闭,从而避免患者吐出的回雾污染波纹式导管及超声雾化室,有效地防止了医源性交叉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龙,未经王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6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梯状淋洗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动机专用的转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