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7780.2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5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齐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会军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2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硝酸 反应 演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教学用具,具体为一种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的实验一直是中学化学必做的演示实验,老教材中是直接在放有铜片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稀硝酸来完成的;2000版新教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铜片,加入少量稀硝酸,立即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稍稍松开一会儿,使空气进入塑料袋,再将塑料袋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2003版新教材又有了改变:试管中加入铜片,再加入少量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观察现象。片刻后将胶塞取下,让空气进入,再观察现象。
但是这几套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一些相同的弊端:1、在实验开始前试管中就有大量空气,所以反应所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会马上被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对观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产生严重的干扰。2、另外,实验完毕后,无法使反应立即停止,铜片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向空气中逸散,污染空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反应无空气干扰,易于观察比较的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由底座1、U型管2、橡皮塞3、分液漏斗4、吸收漏斗5组成,其特征在于,U型管2固定在底座1上,由有机玻璃制成,且截面为矩形,开口两端不等长;分液漏斗4下部设有活塞,下端通过橡皮塞3密封固定在U型管2的短管口上,吸收漏斗5由凡士林密封安装在分液漏斗4的上口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其主要原理在于,利于连通器原理排空实验前反应容器中的空气,一氧化氮气体在分液漏斗4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由吸收漏斗5吸收外溢的气体。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反应时无空气干扰,无污染,易观察。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及使用状态图
图中:底座1、U型管2、橡皮塞3、分液漏斗4、吸收漏斗5、稀硝酸6、一氧化氮气体7、细铜丝团8、二氧化氮气体9、浸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铜与稀硝酸反应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橡皮塞3,固定在底座1上的U型管2,通过橡皮塞3密封固定在U型管2的短管口上的分液漏斗4,安装在分液漏斗4的上口部的吸收漏斗5。在进行试验时,先给特制U型管2短管口上部塞一细铜丝团8,然后把分液漏斗4通过橡皮塞3安装在U型管2短管口部,并使其应密闭不漏气,在吸收漏斗5中放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10,并将其密封安装在分液漏斗4上口部;再旋开分液漏斗4的活塞,从U型管2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6,直至让液面升高到橡胶塞3下部不留一点气泡为止;第三步旋闭活塞,稍待片刻,细铜丝团8内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一氧化氮气体7,使液面下降,细铜丝团8露出液面近1厘米时停止;第四再旋开活塞,U型管2短管一端稀硝酸6液面立即上升,将一氧化氮气体7全部推入分液漏斗4内,无色气体立即变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气体9,待红棕色气体全部充满分液漏斗后立即关闭活塞;最后关闭活塞后U型管2短管上部很快又生成无色气体一氧化氮气体7,与上面分液漏斗内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9形成十分显明对比,实验现象明显,效果显著。实验结束后,稀硝酸6从U型管2长管口小心地倒出,迅速地加入适量自来水,使反应后的一氧化氮气体7和二氧化氮气体9全部通过活塞进入分液漏斗4和吸收漏斗5内,这时吸收漏斗内的一氧化氮气体7和二氧化氮气体9,即被浸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10完全吸收,将污染环境降低到几乎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会军,未经齐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球仪
- 下一篇:一种液体沸点与压强关系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