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柔性成形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7804.4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霞;邵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霞 |
主分类号: | B21D26/021 | 分类号: | B21D26/021;B21D26/03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成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钣金柔性成形设备。
背景技术
在钣金成形加工领域,钣金多点成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柔性金属成形加工工艺,在传统冲压成型工艺的基础上将整体模具离散成一系列规则排列、高度可调的基本体。根据板料零件的成形要求设计基本体群,由基本体群球头的包络面来生成基本体的调形文件,通过CAM系统对基本体进行调形,从而生成模具。此成形工艺不需专用模具,其成形周期短,产品更新快,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的钣金产品,在产品开发期可为产品的模型提供模种制作。钣金液压成形是利用液体做成凸模或凹模,靠液体的压力使钣金成形的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周期短、成形极限高、质量高等特点。
上述两种成形工艺各有缺点,前者由于是点成形方式,则钣金受力不均、面轮廓度误差大,基本体调形较费时间。后者不是完全无模成形,仍需制作部分模具。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研制出基于液压成形和多点成形原理的钣金柔性成形设备。将前两者有机结合,则优势互补,取得更好的成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钣金柔性成形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本体基座,压边圈,密封垫,凹模垫,液压盖和基本体。
基本体基座腔内设置有多根可活动的基本体,基本体顶部设置有凹模垫,凹模垫的边沿由设置在基本体基座上的压边圈固定,压边圈上设置有密封垫,液压盖设置在密封垫上,液压盖、压边圈和基本体围合形成钣金加工区;
所述的液压盖开有出油接口和进油接口;
所述的液压盖、密封垫、压边圈与基本体基座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液体代替凸模,凹模采用多根基本体调形而成,利用CAM数控系统对基本体群进行调形,并采用凹模垫技术提高多点成形技术中钣金面轮廓度形状精度,为钣金的成形提供了一种高效无模的柔性成形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钣金柔性成形设备包括基本体基座1,压边圈2,密封垫3,凹模垫7,液压盖9和基本体10。
基本体基座腔内设置有多根可活动的基本体,基本体顶部设置有凹模垫,凹模垫的边沿由设置在基本体基座上的压边圈固定,压边圈上设置有密封垫,液压盖设置在密封垫上,液压盖、压边圈和基本体围合形成钣金加工区;
液压盖开有出油接口4和进油接口6;
液压盖、密封垫、压边圈与基本体基座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
步骤一 基本体群调形
依工件的表面形状通过CAM系统对基本体群进行调形处理。
步骤二 制作工件
将被加工的钣金件8放在凹模垫7上,并在钣金件四周用压边圈夹紧;打开液压系统,注入高压油5,直至达到一定压力,并保持所需的成形时间。至此,制出钣金件。
步骤三 排油
开通连接在出油孔口4上的排油油泵,从出油孔口排出高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霞,未经王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8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