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7907.0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甫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655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场合的电力供电参数电流、电压较高。对增强灯具的发光效果作用轻微,使大量电能转化成热量散失。且减损灯具寿命,再加上功率因数低、谐波污染、三相不平衡等因素,电能浪费较大。
现在的节电方式包括节电滤波器节电、可控硅降压节电、自耦式降压器节电。节电滤波器类似于电容补偿装置,并联在电路中提高供电系统的功能因数,减少无功损耗,只能减低供电部门成本,不节约由供电能,而用户按有功功率计算电费,因此不能给用户节约节电省钱。可控硅降压节电成本低廉,利用减少供电时间节电,导致正弦波畸变,输出不稳定,易灯光闪灭,降低照明质量,严重减损灯具寿命,同时产生大量谐波,污染电网,节电效果差。自耦式降压器电压输出端有几组抽头,选择一组做降压控制,不能调节,在用电高峰期时电压降到不稳定区(电压过低)会造成灯光闪灭,在用电低峰期使节电不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节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稳态整定值设置单元、主控单元、控制执行单元、节电控制主机和稳态值回馈单元;所述输入信号检测单元与配电柜连接,用于自动检测供电和用电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稳态整定值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稳态整定值;所述稳态值回馈单元分别与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对所述稳态整定值和所述稳态值回馈单元发送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控制执行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执行单元根据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节电控制主机调节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电压;所述节电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配电柜,输出端连接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稳态整定值的范围为190V至230V。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系统安全监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和节电控制主机连接,用于实现欠压报警、短路报警、过流报警、过热报警、故障自动旁路报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节电装置在确保用户照明系统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自动选择输出一个与照明灯具相匹配的最优照明功率,达到节约电能和延长用电器使用寿命的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电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信号检测单元、稳态整定值设置单元、主控单元、控制执行单元、节电控制主机和稳态值回馈单元;
所述输入信号检测单元与配电柜连接,用于自动检测供电和用电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稳态整定值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稳态整定值,所述稳态整定值的范围为190V至230V;
所述稳态值回馈单元分别与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电压,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对所述稳态整定值和所述稳态值回馈单元发送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控制执行单元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执行单元根据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节电控制主机调节所述节电装置的输出电压;
所述节电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配电柜,输出端连接用户设备。
所述装置还包括系统安全监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和节电控制主机连接,用于实现欠压报警、短路报警、过流报警、过热报警、故障自动旁路报警。
所述装置还包括主显示屏,该主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所述装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灯具工作电压要求为:气体放电灯只是在启动时,需要较高的工作电压,而点燃后适当降低并稳定供电电压(经长期试验确定,210V至200V电压为灯具使用的最佳供电状态),既可以保持其正常照度,又能有效的节电,还能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甫,未经刘文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7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弹车载充电器
- 下一篇:耳轮脚前耳机助听器和耳轮脚前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