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8029.4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3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兴胜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362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灯,特别涉及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节能灯,或称为电子节能灯,是利用高压脉冲点亮灯管,激发灯管中的荧光材料发光而工作的。现在使用普遍的一体化电子节能灯一股由灯头、外壳、电子镇流器和灯管等部分构成。外壳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制作,电子镇流器安装在外壳中,其作用是将普通交流电转换为20~50kHz,峰值达300V左右的脉冲电流以点亮灯管。根据功率大小,灯管数量在1U~12U不等(U为灯管单位),一股功率越大,灯管U数越多。电子镇流器中一股采用大功率晶体管作为驱动管,可以是双极性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根据不同的电路模式和灯管U数的多少,大功率晶体管数量各有不同。如采用互补输出的电子镇流器,一股采用2只极性不同的大功率晶体管构成一路输出。随着输出路数的增加,大功率晶体管数量成倍增加。现有技术中,这些大功率晶体管都是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由于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其配用的散热器体积小、表面积小,而且大功率晶体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导热绝缘垫片一股采用云母片,也有涂覆导热硅脂进行导热和绝缘的。现有技术这种散热结构散热器热容量低、热交换不顺畅,散热效果差。云母片导热性能低;硅脂易老化和干涸,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节能灯电子镇流器散热结构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节能灯,通过改进散热结构,提高散热效果,特别是大功率晶体管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灯,包括金属外壳和电子镇流器,所述金属外壳上开有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镇流器中的大功率晶体管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内侧,所述金属外壳构成所述大功率晶体管的散热器,所述大功率晶体管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有导热绝缘垫片。
具体的,所述大功率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或双极性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导热绝缘垫片为软性硅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金属外壳顶部,所述大功率晶体管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大功率晶体管数量≥2只。
更进一步的,所述大功率晶体管均匀分布在金属外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节能灯金属外壳构成大功率晶体管的散热结构,使整个散热器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极大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改善了散热效果,并且节省了专用的散热器,降低了节能灯成本和重量。散热效果的提高改善了电子镇流器性能参数,提高了可靠性,在大功率节能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灯对现有技术的节能灯散热结构进行了改进,巧妙地利用节能灯金属外壳作为大功率晶体管的散热器,将大功率晶体管从电路板上移到金属外壳上,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并降低了节能灯成本。
实施例
参见图1,本例节能灯金属外壳3由成圆锥面的顶部32和成圆柱面的侧壁31构成,金属外壳3顶部32上开有通风口30,该通风口30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形成百叶窗,既可以通风又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壳内,而且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本例电子镇流器采用了4只大功率晶体管1,图1中分别标注为T1、T2、T3、T4,他们均匀分布在金属外壳3的圆柱型侧壁31内侧,其引脚通过导线连接到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图1中大功率晶体管T2和T3不可见。这种大功率晶体管配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金属外壳的散热面积,提高电子镇流器的性能。由于金属外壳3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其与电路的绝缘隔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不可忽视,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例大功率晶体管1与所述散热器(即金属外壳3)之间有导热绝缘垫片2进行导热和绝缘隔离,本例导热绝缘垫片2采用软性硅胶垫片,可以保证与有一定弧度的侧壁31贴合紧密以利于散热。软性硅胶垫片的绝缘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于现有技术采用的云母片和硅脂,本例大功率晶体管采用场效应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兴胜,未经马兴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8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培训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实体
- 下一篇:燃气灶的燃烧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