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娩专用护皮膜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8818.8 | 申请日: | 201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詹瑛;乔炳龙;杨晓菊;汤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55 | 分类号: | A61F5/455;A61B1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娩 专用 皮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娩专用护皮膜。
背景技术
产妇分娩时,特别是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和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随着胎头的下降,外阴和肛门部位由于胎头压迫使产妇产生不由自主的排便现象,不仅增加了接生时污染的机会,产妇本人也常常为此感到尴尬;胎儿娩出后,胎盘、羊水、血液排出,极易将产床浸湿,流至地上或接生人员的衣裤上,导致会阴缝合时,增加产妇感染的机会以及接生人员接触性感染的机会。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提前灌肠(灌肠是指用肥皂水从肛门内注入孕妇直肠,起到清洁排便的作用)、铺单等方法,但都无法避免上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娩专用护皮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妇分娩污物难以收集处理易污染接生环境,感染产妇及接生人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娩专用护皮膜,包括护皮膜主体,所述护皮膜主体上设有用于暴露产妇会阴部位的开口,所述护皮膜主体的下部侧边处设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的下部延设有具有末端开口的导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护皮膜主体为矩形,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护皮膜主体的横向中心位置,其下部底端距离所述护皮膜主体的下部侧边为4~8cm。
所述开口为长轴方向位于所述护皮膜主体的纵向中心线上的椭圆形,其长轴长为8~15cm,短轴长为4~7cm。
所述护皮膜主体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向外延设有向上倾斜30°~60°的护皮膜侧翼,所述护皮膜侧翼的侧边上设有粘贴边。
所述收集袋表面呈弧形,使其及其下部的导流条整体呈漏斗状,所述收集袋的开口宽度与所述护皮膜主体的下部侧边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分娩专用护皮膜,有效保护了极易受污染的会阴区、大腿区,既能够有效地隔离产妇排便、血液羊水等对产程的污染,又能够及时收集羊水、血液等,保持接生环境的整洁,降低了产妇感染以及接生人员接触性感染的机会,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量。
2、带有收集功能的弧形收集袋及其导流条,使分娩时羊水和血液直接流到护皮膜的收集袋中,使接生区域干净整洁,有效地避免弄脏术者的衣服,也避免液体流至床上、脚凳及地上,减少血液污染,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清洁工作量,并且能够准确估计产时的失血量,便于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娩专用护皮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娩专用护皮膜平铺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分娩专用护皮膜,包括护皮膜主体1,护皮膜主体1上设有用于暴露产妇会阴部位的开口1-1,方便接生和会阴侧切缝合,护皮膜主体1的下部侧边设有收集袋2,收集袋2的下部延设有具有末端开口的导流条2-1。
具体而言,护皮膜,即医用薄膜粘贴手术巾(PE粘贴手术巾),主要为一种医用硅胶制作而成的薄膜,使用时术前贴于皮肤,可有效防止细菌对皮肤的感染,以及皮肤细菌对切口的侵袭,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用品,现有护皮膜主要用于脑部、体部等手术切口,应用范围较窄。本实施例分娩专用护皮膜通过将现有护皮膜进行改进,将其应用到产妇分娩,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为使本实施例分娩专用护皮膜结构规整,加工简单,护皮膜主体1为矩形,长度约为45cm左右,宽度约为30cm左右,其上部侧边处设有粘贴条1-2,防粘纸用于粘贴于产妇皮肤上,开口1-1位于护皮膜主体1的横向中心位置,开口1-1的下部底端与护皮膜主体1的下部侧边距离h以4~8cm为宜,本实施例h选取5cm。
开口1-1可以为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为加工方便且贴合会阴部位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开口1-1为长轴方向位于护皮膜主体1的纵向中心线上的椭圆形,且其长轴的长度a为8~15cm,短轴的长度b为4~7cm,本实施例中a值取10cm,b值取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8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骨灰坛
- 下一篇:麻类海绵清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