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用复卷机的封闭式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18893.4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许耀廷;蒋建祥;彭维俊;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G9/00 | 分类号: | D21G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用复卷机 封闭式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设备的除尘装置,具体是针对复卷机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封闭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设备中,复卷机是将造纸机中生产出来的原纸进行二次卷取,并且进行压光、分切等处理的机器。原纸在复卷过程中经过若干切刀的高速分切产生大量原纸粉尘,对操作人员职业健康造成很大伤害,而且空气中存在大量原纸粉尘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大量原纸粉尘附着在纸成品表面,也会造成品质下降。因此,对复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原纸粉尘进行除尘是每个造纸生产商必须解决的问题。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国内外造纸生产商对复卷机的除尘均采用开放式负压除尘方式。具体说是:在复卷的原纸纸幅附近以及产尘部位设置吸尘管道,管道上间隔设置吸尘口,利用风机产生负压吸取原纸粉尘,达到除尘目的。这种方案尽管结构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
1. 由于造纸复卷车间多为大型厂房,空间较大,开放式除尘不仅除尘效率低,浪费大量电能,而且不能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
2. 管道横贯整个纸幅及产尘部位,占据操作空间较大,引起生产操作不便,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开放式除尘中原纸在复卷过程中易受外界气流影响,产生飘动,给生产造成困难,影响产品质量;
4.当吸尘管道某一段位于复卷原纸上方时,管道易积灰,如不及时清理管道上的积灰,一但积灰落下容易进入原纸,影响产品质量和品质;
5. 开放式除尘受复卷车间环境影响很大,如果环境较差或扬尘超标,容易造成产品质量和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封闭式除尘装置,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原纸复卷过程中的除尘效果,减少原纸粉尘给操作者和纸品质量带来的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封闭式除尘装置,其创新在于:在复卷机周围搭建一个封闭室,用于封闭复卷机的外围环境;所述封闭室的顶部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顶棚,用于吊装更换原纸卷;在复卷机操作侧上方,封闭室内部顶棚下方,沿封闭室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一排吹风口,吹风口朝向复卷机的传动侧,而且吹风口的射流区域高于复卷机复卷的原纸展开区,所有吹风口经吹风管道与第一风机相连;在复卷机传动侧下方的封闭室上,沿封闭室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一排吸风口,吸风口朝向复卷机的操作侧,而且吸风口的中心低于复卷机复卷的原纸展开区,所有吸风口经吸风管道与第二风机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操作侧”是指封闭室内工作人员操作复卷机的一侧。所述“传动侧”是指封闭室内复卷机安装动力电机的一侧。对于复卷机来说,操作侧与传动侧是相对侧,相当于一个是正面,另一个是背面,两者平行相对。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封闭室横向”是指工作人员站在复卷机操作侧进行操作时的左右方向。封闭室横向与操作侧的走道方向或者传动侧的走道方向平行。封闭室纵向垂直于封闭室横向。
3.上述方案中,所述“吹风口的射流区域”是指从吹风口吹出的气流直接辐射的空间区域,不包括经封闭室室壁反射的空间区域。
4.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卷机复卷的原纸展开区”是指复卷机上从原纸卷送出的原纸所经过的空间区域(原纸为大的纸卷,需要展开才能再次卷取)。
5.上述方案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在复卷机操作侧下方的封闭室上,沿封闭室横向间隔设置辅助吸风口,辅助吸风口经吸风管道与第二风机相连,或者在复卷机操作侧下方的封闭室上,沿封闭室横向间隔设置辅助吹风口,辅助吹风口的中心低于复卷机复卷的原纸展开区,而且辅助吹风口朝向复卷机的传动侧,辅助吹风口经吹风管道与第一风机相连。
6. 上述方案中,为了便于操作者进出封闭室,在封闭室的操作侧室壁上设有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8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