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充气隔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0242.9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邹凌华;丁勇;李卫冬;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2 | 分类号: | B60R21/2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气 隔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汽车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充气的将汽车车舱隔开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使用越普及,汽车内使用空调也成为必须的。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消耗汽车的一部分能源。当轿车只乘坐1—2名乘客并都乘坐在前排时,汽车后排空间实际上是不需要空调的,如果有一个装置将汽车的车舱前后隔开,就能避免前后空气流动,使空调使用的空间大大减少,从而节能能源。中国专利号CN101758810A,公告日期2010年6月30日,名称为“一种汽车隔舱气帘”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隔舱气帘,设于汽车隔舱与车身顶棚之间,气帘包括一气体发生器和一封闭的气袋,气体发生器能与车身顶棚相固定,该气体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气袋连通,气袋上固定有一连接装置,当气袋内未充气时,该连接装置能使卷绕成筒状的气袋水平固定在汽车隔舱上,当气袋内充气时,该连接装置在气袋的膨胀作用下会被迫释放气袋,并使该卷筒状的气袋沿着汽车隔舱向下展开。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这种汽车隔舱气帘的气袋从隔舱顶部瞬间起爆,从而在后排乘员与隔舱之间产生一能量缓冲区,为后排乘员提供良好的正面保护。但是这种汽车隔舱气帘体积大,打开后需要专业人员将气帘收拢,不可连续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汽车隔舱气帘打开后需要专业人员收拢,不可连续重复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放自如,能将汽车车舱前后隔开的充气隔舱装置,使空调实际使用空间变小,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充气隔舱装置,它包括输出动力的微电机、可旋转的卷轴和能卷在卷轴上并且能沿展开方向展开的气帘,微电机设置输出轴,输出轴套接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包括一个主动摩擦片和一个从动摩擦片,卷轴的一端连接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包括泵体和转子,转子与主动摩擦片的外圈连接,泵体与从动摩擦片的外圈固定。充气隔舱装置安装在汽车车舱的顶棚。当需要开启空调,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吸合,微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微型气泵的泵体传递给卷轴。卷轴转动将卷在卷轴上的气帘向车舱地板展开,将气帘挂在卷轴上。然后,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脱开,微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微型气泵的转子,转子旋转,微型气泵对气帘充气。充气气帘将汽车车舱分隔成前后两个空间,司乘人员坐在汽车前面享受空调,缩小了使用空调的空间,节约能源。当不需要使用空调或后排也需要使用空调时,微电机反转,微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转子,转子反向旋转将气帘中的空气抽出。然后,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吸合,微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微型气泵的泵体传递给卷轴,卷轴反向旋转将气帘卷在卷轴上。气帘卷起和展开收放自如。对气帘充气和排气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完成,气帘使用方便。收卷起的气帘放置在汽车车舱的顶棚不占汽车车舱的空间。
作为优选,气帘为两层柔性材料构成的腔体结构,气帘的上端与卷轴连接,气帘设置连接两层柔性材料的垂直接缝,垂直接缝将气帘分割成若干个条形腔体,条形腔体的上端相互连通,气帘右侧条形腔体的上端设有气嘴。腔体结构气帘内冲入空气,有效地隔绝被隔开的两个汽车车舱中的空气热交换,气帘隔热效果好。气帘分割成若干个条形腔体结构,使得气帘充气均匀。条形腔体上端互为连通并连接气嘴,微型气泵能够同时对每个条形腔体气帘充放气,气帘充放气快速。
作为优选,泵体与卷轴的端部固定,微型气泵设有气管与气嘴连通;微型气泵与卷轴为一体,卷轴旋转时气管不会与卷轴缠绕。
作为优选,气帘的下端部设有凹腔;凹腔卡在汽车后排地板突起部上,气帘展开后下端不会翘起,气帘间隔汽车车舱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条形腔体为八至十二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充气隔舱装置将汽车车舱前后隔开,使空调实际使用空间变小,节约能源。气帘内冲入空气,隔热效果好,能源消耗小。气帘收放自如,充放气自动完成,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中:1-气帘;2-卷轴;3-微型气泵;4-电磁离合器;5-微电机;11-气嘴; 12-垂直接缝;13-条形腔体;14-凹腔;31-泵体;32 -转子;33-气管;41-主动摩擦片;42-从动摩擦片;5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红外碳晶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扇形片冲片电机铁芯叠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