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行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0269.8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6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晖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5/14;A45C13/06;A45C13/08;A45C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置并携带各种物品的旅行箱。
背景技术
短途旅行或出差的时候,如果行李较多,往往会用到旅行箱。特别是带有走轮和伸缩性拉杆的旅行箱,由于不用提着移动,可以节省劳力,所以在出差和旅行中经常被用到。旅行箱除了用金属制造之外,还可以用合成树脂制造。利用合成树脂制造的旅行箱,成本低,重量轻,市场上拥有很大的份额。
在合成树脂的旅行箱的外表面印制花纹时,为了减少印刷部位的磨损,常规采用的是先在PC膜上用丝印或胶印印刷,然后将印刷面附着在ABS的底板上热压成型的方法。再有,如实用新案登录第3151755号公告所述的,采用外壳和内胆的两重构造,外壳是透明的合成树脂,在内胆上加印图案或文字的方案也被提出。
上述常规的旅行箱,都是用印刷好的合成树脂,或者是用印刷好的PC膜和ABS底板做成半箱体。所以,成型过程中印刷好的图像会产生伸展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图案变形问题,提供一种无图案变形的旅行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旅行箱包括由合页结合起来的可以自由开闭的两个半箱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半箱体的一面或两面用透光性的外壳,以及在前述外壳的内侧面放置可以弯曲折返,并且表面记录有图案或文字的显示片。
本专利的特征在于,前述的显示片夹放在前述的外壳和内胆之间。此外, 在和外壳弯曲部相对应的部分设置了缺口,使得显示片在折叠弯曲后,能够服帖的放置在外壳的内侧面的旅行箱。
前述的外壳上,最好有掩盖显示片缺损部位的遮光片。而且,遮光片是能够保护外壳角部的护角为佳。另外,在前述的显示片的反面,记录不同于正面的文字或图像为佳。
前述的旅行箱的底面,以加装走轮,在半箱体的一面加装伸缩自如的拉杆为佳。另外,以备有和前述显示片不一样的文字或图案的交换用显示片为佳。前述的交换用显示片以可以在前述的显示片的背面重叠放置为佳。
根据本专利的方法,在可以折叠弯曲的显示片上记录下图案或者文字后,放在外壳的背面,可以简单的形成一个带图案或文字的旅行箱。而且,由于印刷好的显示片不需要再次成型,不会产生图案或文字的变形。此外,以后再交换显示片也很容易,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选择图案,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中旅行箱的整体斜视图;
图2为上盖半箱体分解后的斜视图;
图3A至图3C为显示片的加工示意斜视图;
图4为沿图1C-C线的横断面图;
图5为旅行箱的背面整体斜视图;
图6为加装护角的分解斜视图;
图7为在上盖和本体都用透光性合成树脂时的背侧面整体斜视图(应用扩展);
图8为省略了内胆时的上盖分解斜视图(应用扩展);
图9为不在显示片上设置缺口,将其横向放置时的上盖分解斜视图(应用扩展);
图10为不在显示片上设置缺口,将其纵向放置时的上盖分解斜视图(应用扩展)。
图中:
10旅行箱 、11本体用半箱体、12上盖用半箱体、13合页、16上盖用外壳、18显示片、20内胆、22,23包框、24边框本体、30片材、32图案、52护角、54脚架、56铆钉、60本体用本箱体、62外壳、64,74,80,85显示片、70上盖用半箱体、72外壳、76包框、80显示片、82,84,86,87护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旅行箱10由本体用半箱体11和上盖用半箱体12,以及底部的合页13,还有走轮部14和拉杆部15构成。合页13装在侧面也可以,其构造只要能使两个半箱体11、12开闭自如就可以。
如图2所示,上盖用半箱体12是由外壳16、显示片18、内胆20和包框22构成。另外,如图3的A部扩大示意图所示,外壳16,显示片18和内胆20形成了三层构造。前述的外壳16使用透光性的合成树脂的成型品。内胆20使用不透光的合成树脂成型品。
包框22是由合成皮革制的框架本体24,以及附加上拉链26构成。如图2的B-B线断面图所示,除了在外壳16的边缘部16a处用合页13,其余用缝纫的方法加装。另外,除了用缝纫之外,还可以采用胶水、铆钉等方法将包框22装置在外壳16的边缘部1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晖,未经杨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眩光的大功率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