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转筒造粒机分级出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0288.0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克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布莱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C05G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转筒造粒机 分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对产品按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的双层转筒造粒机分级出料结构。
技术背景
一些本身为颗粒状的物料,需要在物料表面包覆一层其他物质,一般采用喷浆转筒造粒,将颗粒物料与包覆物充分翻炒混合,以求包覆均匀,并在包覆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使包覆更加稳定。传统的转筒造粒机一般为单层筒状回转造粒,产品颗粒形状圆整度不能保证,而且由于物料本身的颗粒大小有差异、或者包覆过程中包覆层的厚度差异会导致产品颗粒大小的差异,影响产品价值。如果能对上述造粒过程中利用整粒提高产品的圆整度,再对大小有差异的产品进行分级,能大大提高产品的价值。
中国专利局2009年7月29日公开的CN101492328A号专利申请文件,名称为适用于高含水有机肥的卧式转筒造粒机,该装置机座上设有动力传动系统带动的旋转筒体,特征是,旋转筒体采用同轴心设置的内旋转筒体与外旋转筒体构成的双旋转筒体;其中内旋转筒体由直筒部分和截锥形部分连接构成,截锥形部分远离直筒部分的一端直径逐渐缩小,构成末端;直筒部分远离截锥形部分的一端为进料端;进料端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溜槽和第一推料螺旋;内旋转筒体截锥形部分的末端设有通向外旋转筒体的导拽螺旋;外旋转筒体内设有与第一推料螺旋工作方向相反的第二推料螺旋;外旋转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卸料箱。该装置产品产出后不进行分级,颗粒大小不同的产品混合,影响产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转筒造粒机产品颗粒圆整度不好、且不进行分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产品包覆后进行整粒整形、分级出料的双层转筒造粒机分级出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转筒造粒机分级出料结构,包括对物料进行混合造粒输送的内筒,内筒一端设有进料口,内筒外套接有同轴设置的外筒,内筒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与外筒连通,外筒内壁上设有与内筒输送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外筒与进料口同一侧的端部下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若干个,沿外筒的输送方向在各出料口处的外筒筒壁上设置孔隙逐步增大的筛网。物料在内筒包覆后落入外筒,在外筒中随输送过程滚动整粒,使颗粒更饱满圆整,并在出料端经过筛网的分选,将颗粒大小不同的产品分级,提高产品价值。
作为优选,在所述各出料口的交界处,外筒筒径逐步增大形成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进料口的一侧设有干燥热风的进风口,所述与进料口相对一侧的外筒端部设有出风口。在造粒的同时,从进风口向内筒吹入干燥热风,对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热风通过内筒开口侧从出风口出风,同时内筒的热量通过筒壁径向向外筒传递,对外筒整粒的物料进行二次干燥,不仅充分利用热量、增强干燥效果,而且通过外筒隔热降低了整机外部的热量,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内壁设有翻炒物料的抄手,抄手为向筒内伸展的薄片状。内筒滚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翻炒,将物料和包覆物抄起,并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顺内筒旋转一定角度后从抄手落下,使物料和包覆物在筒内反复运动、充分混合。抄手在内筒筒壁的轴线方向交错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抄手中部弯折,折线沿内筒轴线方向,抄手向内弯折的侧面为工作面,工作面向输送方向倾斜。翻炒过程中进行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的内壁两端设有用于正向输送防止物料在端部堆积的导向螺旋。对端部物料进行疏导,避免物料在端部堆积。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进料口一端还设有喷射粘结剂的喷枪。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有与电机相配的齿圈,外筒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的滚圈和托轮。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造粒过程中进行整粒、干燥,将多个工艺整合到一组机械内,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整粒整形在内外筒夹层中进行,使产品颗粒度饱满圆整,且对干燥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降低能耗,同时改善了外部工作环境;产品出料时按照颗粒大小分级,提高产品的价值;内筒设置抄手进行翻炒,物料混合更为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喷枪,3.外筒,4.内筒,5.齿圈,6.滚圈,7.出风口,8.螺旋叶片,9.抄手,10.进风口,11.导向螺旋,12.托轮,13.电机,14.减速器,15.驱动齿轮,16.出料口,16a.第一出料口,16b.第二出料口,16c.第三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布莱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布莱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0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打刀的喷雾造粒流化床干燥机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及其起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