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阻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1128.8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源;李坤盛;彭安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阻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同轴传输线与谐振腔耦合构成的一种带阻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一根封闭的微波传输线的侧壁上增加一个耦合谐振腔,可以在传输线的传输曲线上某些频率产生传输零点, 从而阻止这些频率的信号通过该传输线。 目前最常见到的带阻滤波器包括一根同轴结构的传输线和沿该传输线轴线排列的若干谐振腔。这些谐振腔在传输线一侧为开敞结构。通过这些开敞结构实现传输线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谐振腔中设有金属柱,金属柱的长度可以从滤波器外加以改变,可以同时调节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但是,由于金属柱插入谐振腔中的深度同时改变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和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使金属柱上的外螺纹和位于谐振腔上的螺孔上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松紧选择带来困难。如果太松,当螺丝结构锁紧后,螺杆轴线方向在谐振腔中不确定,会使滤波器微调变得困难。如果太紧将使金属柱转动困难,也会使滤波器的调试变得困难。已有技术的第二个问题,是传输线与谐振腔之间的耦合不易调节,从而使滤波器阻带带宽不易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调试方便、结构紧凑的带阻滤波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通过耦合结构与谐振腔连通。
传输线由外导体、以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体绝缘,所述传输线的外导体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
所述传输线的外导体或内导体上设置有电容性金属体。用于调节不同谐振腔之间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以利于调节带阻滤波器通带内的匹配和阻带响应随频率的对称性。
所述谐振腔为柱状空腔,谐振腔的柱状空腔内部设置有金属体。谐振腔的轴线与传输线内导体的轴线垂直。
所述金属体在其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与谐振腔的内壁存在间隙。
所述金属体中至少有一个在其远离传输线的一端上设置有与其相连的金属板。
所述金属板中至少有一个与相邻的谐振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介质板。
所述耦合结构设置有耦合微调螺钉,耦合微调螺钉一般设置于耦合结构中或其附近, 用于调节谐振腔与传输线之间的耦合。
所述谐振腔上设置有频率调节螺钉,频率调节螺钉贯穿谐振腔的腔壁,用于调节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所述谐振腔位于传输线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
首先,电磁波信号从传输线的一端输入到传输线中并沿传输线传输。当信号遇到耦合结构时,该信号被第一次分配。其中一部分沿传输线继续传输,另一部分进入谐振腔中被反射回来, 被第二次分配。分别沿传输线传输和反射。
在某个频率,从谐振腔中反射回来沿传输线传输的信号与第一次分配后沿传输线传输的信号相位相差180度时,两部分信号将相互抵消,使得沿传输线继续传输的总信号幅度很低。这时,这个频率的大部分信号沿传输线返回而不能沿传输线传输。这样的一个谐振腔起到了阻止某些频率信号通过的作用。沿传输线排列的几个谐振腔使得处于阻带频率内的信号更少通过,同时让处于通带内的信号更多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工简单、调试方便,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的带阻滤波器可望广泛用于各微波波段的电子系统中,特别是雷达、导弹制导、通信等军事及民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有的谐振腔位于传输线两侧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有的谐振腔位于传输线一侧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带阻滤波器,包括传输线1、以及至少一个谐振腔2,传输线1通过耦合结构3与谐振腔2连通。
传输线1由外导体、以及设置于外导体内部的内导体所组成,其中内导体与外导体绝缘,所述传输线1的外导体所包围的空间的横截面为矩形。
当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两侧时:
三个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一侧。零位三个谐振腔2位于传输线1的另一侧。
在传输线1的外导体或内导体上设置有电容性金属体7,用于调节不同谐振腔2之间的传输线1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以利于调节带阻滤波器通带内的匹配和阻带响应随频率的对称性 。如图1所述,在传输线1的内导体上设置了2个电容性金属体7,在传输线1的外导体上设置了26个电容性金属体7。
谐振腔2的形状为矩形,而且其轴线与传输线1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合路器
- 下一篇:高安全性柱式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