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退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1400.2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自动 焊接 木工 刨刀 用退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高频加热自动钎焊木工电动刨刀的操作过程中,典型的退料方式为加热结束后采用人工的办法顶出工件,其生产方式未能真正的实现自动化,当然也有一些自动化高频焊接系统的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1456107的专利文件公开的《可编程自动焊接系统》等,其使用了机械手和弹簧等设备进行工件加工完成后的退料,但是在某些高温环境下,不能采用弹簧、机械手等方式进行退料,高温的环境会对弹簧的工作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机械手中的液压、电子等装置也不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退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退料机构不适应高温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退料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一铰链副,所述铰链副包括有相配合的铰链上部和U型转件,所述铰链上部固定在高频焊接机送料机构的上方,所述U型转件依重力下垂,所述U型转件的下端位于送料机构的送料面所在平面的下方,挡在送料面运动的路径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是:本方案可用于工件在焊接工作中的退料,焊接自动系统启动后,送料机构将工件置于送料面上推出,在推出的过程中工件前端顶住U型转件,U型转件随推力摆转一定的角度以避开工件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U型转件下端靠在工件的上表面,工件整体通过退料机构后退料机构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工件的后端。此时即开始对工件进行焊接工作,焊接完成后工件在送料面运动的作用下向后端运动,当工件接触到U型转件后,U型转件靠在工件后端和送料面上无法运动,从而阻止工件向后移动,此时工件相对于送料面向前运动,当送料机构整个退到初始位置后,工件也被推送到送料面的边缘上,掉入送料面边缘下方的传输网带,托板启动进入下一个工件的送料、焊接、退料的循环。
本方案的优点是:合理地利用重力,使用简单可靠的机械机构就完成了工件的退料操作,其各个部件均能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且每次退料后送料结构能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工件的送料工作,保证整个焊接流程流畅、可靠的持续运行。
进一步:所述U型转件的下端为一斜面。所述斜面可以保证U型转件紧靠在送料面上,即便是高度低的工件,斜面也可抵在工件的侧方,能够成功的阻止其运动,从而顺利的将工件推落送料面。
进飞步:所述U型转件上设有配重。所述配重可以进一步保证U型转件紧靠在送料面上,防止U型转件意外弹起,保证整个退料流程有效运行的可靠程度。
进一步:所述铰链上部为的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薄壁件,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下方设有一弯勾形的销孔;所述U型转件为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U形圆条,所述U形圆条弯曲部的中段穿在所述销孔中形成所述铰链副,所述U形圆条的两端设有斜面;所述配重为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本方案中的材料全部采用了奥氏体不锈钢,是因为其磁导率比较小,在高频环境中不易受磁力线影响而升温。所给出的具体结构也是简单有效的结构,易加工实施,所述安装孔用于将铰链上部固定在高频焊接机送料机构的上方。
为进一步优化方案,申请人根据典型的高频焊接机的尺寸制定了以下方案:所述铰链上部长18mm、宽15mm、厚0.75mm,所述安装孔直径为5.5mm,所述销孔的直径为6mm;所述U形圆条的直径为4mm,所述U形圆条的腿长26.5mm、腿间距为19mm,所述U形圆条折弯内圆弧半径为2mm、折弯外圆弧半径为6mm;所述配重的高为38mm、直径12mm,所述配重的上下底均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尺寸为0.5mm×45°。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流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流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葫芦麦酱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舌菌调味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