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1424.8 | 申请日: | 201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兴中;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自动 焊接 木工 刨刀 用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时的自动送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输送片状工件的料框。
背景技术
目前,高频焊机被广泛的使用,制造合金刀具时可选用高频焊接机进行焊接,例如:合金车刀、铣刀、刨刀、锯片、铰刀、镗刀等。用于焊接合金刀具时,高频焊机具有以下的优点:感应加热速度快,焊接效率高;焊接时只需将焊片放到刀头和基体之间定好位即可;加热均匀,故无缺焊和漏焊点。节能省电成本低;工件的氧化面积小;焊接后外观精美。在批量生产合金刀具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做到不间断的连续焊接。目前,在焊接合金刀具时,例如合金刨刀,往往需要使用工装先夹取一件刀片进行焊接,并在焊接完成时取出刀片,再夹取下一块刀片重复上述动作。以上焊接合金刀具时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不能连续焊接,劳动力成本高,并且人工操作使焊接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该料框可大量填装片状工件,例如合金刨刀,配合送料机构可在小周期内无需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添加合金刨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避免人工操作,保障焊接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包括分别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作的底座、顶座和支撑杆,所述的底座和顶座分别为无前端壁的“凹”字形,底座和顶座通过竖向的支撑杆连接,支撑杆分为前支撑杆、后支撑杆和侧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底部和底座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送料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整个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作,在高频磁场中具有发热量小的特点,避免焊接时出现粘连现象影响产品的品质。整个料框由底座、顶座和支撑杆组成,呈立体的盒体结构,可以将需要焊接的合金刨刀叠放在料框内。由于支撑杆的底部和底座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送料口,这样最底层的合金刨刀位于送料口中,配合送料机构将最底层的合金刨刀顶出;之后送料机构回位,倒数第二层的合金刨刀在重力的作用下跌落到送料口中,前支撑杆具有限位工件和防止工件向反方向运动的作用,于是重复上述动作,就可达到在小周期内无需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添加合金刨刀的目的了。由于实现了全自动添加合金刨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并且在焊接时避免了人工的操作,使得定位更加精确,保障了焊接的质量。
进一步,为了精确定位合金刨刀,所述的前支撑杆有两根,两端部分别焊接在底座和顶座的侧壁前端内侧,在各个前支撑杆并排焊接了一根前挡杆;后支撑杆有两根,端部分别焊接在底座和顶座的后壁内侧;侧支撑杆有两根,端部分别焊接在底座和顶座的侧壁内侧。这样的设计,通过将支撑杆焊接固定在各个关键的位置上,可以精确放在料框内的合金刨刀的位置。
进一步,为了方便将合金刨刀放入料框内,所述的顶座的尺寸大于底座的尺寸,所述的侧支撑杆从下往上向外侧倾斜。好处在于由于料框上大下小,在放入合金刨刀的时候从上面的大口放入较为容易,料框的下部小,起到精确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为了使轻度变形的合金刨刀能够从料框底部的送料口推出,所述的后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倒角。设置倒角,增加了后支撑杆和料框底部的距离,这样,即使合金刨刀有轻微的形变,一样可以从送料口推出,不会卡住,影响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装载合金刨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频自动焊接木工刨刀用料框装载合金刨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派斯克刀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1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