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分双腔支气管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2192.8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过伟;高宏;王雁娟;胡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过伟;高宏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分双腔 支气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气管导管,尤其是一种偏分双腔支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肺通气是指胸科手术病人经过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的方法。目前单肺通气麻醉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扩展,除用于肺内分泌物多的病人外,还经常用于食管、肺叶、全肺、胸腔镜等手术,以方便手术操作,减轻手术侧肺损伤,防止两肺间的交叉感染。
单肺通气目前实施的手段是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堵塞器,其都存在明显缺点,严重影响临床使用,影响了相应手术的安全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偏分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降低了工艺要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分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第一气管导管及位于所述第一气管导管外管壁上的第二气管导管;所述第一气管导管的一端端部设有支气管导管,所述支气管导管与第一气管导管相连通,第二气管导管对应于邻近支气管导管的端部形成第二气管开口;所述第一气管导管的管径与第二气管导管的管径不同。
所述第一气管导管对应于设置支气管导管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一气管导管接口。所述第二气管导管对应于形成第二气管开口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二气管导管接口。
所述第一气管导管与第二气管导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用于对第一气囊充气的第一气囊充气管相连;所述第一气管导管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与用于对第二气囊充气的第二气囊充气管相连。
所述第一气囊充气管对应于与第一气囊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气囊密封阀。所述第二气囊充气管对应于与第二气囊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气囊密封阀。
所述支气管导管内设有防压弹簧。所述支气管导管包括右支气管导管及左支气管导管。所述右支气管导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导气侧孔,所述导气侧孔与右支气管导管相连通;所述导气侧孔与第二气管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气管导管轴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第一气管导管与第二气管导管的管径不同,第一气管导管与第二气管导管中较粗的管径,形成通气管体,减小通气侧的肺通气阻力及肺通气压,第一气管导管与第二气管导管中较细的管径,形成辅管管体,在隔离双肺的同时,保留了双腔通气、鼓肺及吸痰的功能,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降低了工艺要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气管导管接口1、第一气囊密封阀2、第一气囊充气管3、第一气管导管4、第一气囊5、导气侧孔6、防压弹簧7、第二气囊8、第二气管导管9、第二气囊充气管10、第二气囊密封阀11、第二气管导管接口12、第一气管开口13、第二气管开口14及右支气管导管15。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管导管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管导管9,所述第二气管导管9与第一气管导管4间相独立设置,不互相影响通气。第一气管导管4的一端端部设有右支气管导管15,所述右支气管导管15与第一气管导管4相连通;右支气管导管15对应于与第一气管导管4相连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气管开口13。第一气管导管4对应于设置右支气管导管5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气管导管接口1,从而能够便于间第一气管导管4与呼吸机的连接。右支气管导管15上设有导气侧孔6,所述导气侧孔6位于右支气管导管15的外周面上,且导气侧孔6与右支气管导管15及第一气管导管4相连通。右支气管导管15上设有第二气囊8,所述第二气囊8沿右支气管导管15对应于设置导气侧孔6外的其余外周面分布。右支气管导管15内设有防压弹簧7,所述防压弹簧7沿右支气管导管15的轴线分布,避免右支气管导管15插入右肺时被压瘪。第二气囊8与用于对第二气囊8充气的第二气囊充气管10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囊充气管10对应于与第二气囊8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密封阀11,所述第二密封阀11用于对第二气囊8充满气体后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过伟;高宏,未经过伟;高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胸腔引流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氧气袋加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