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2203.2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但唐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但唐金 |
主分类号: | F02F1/30 | 分类号: | F02F1/30;F02F1/14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00051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冷 卧式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1、现今国内大量生产的卧式发动机均采用自然风冷却方式,造成发动机热机部分的各零部件的工作温度高。在高温下,造成功率不能达到额定值的要求。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活塞与气缸烧蚀、拉缸、活塞环工作性能失效、活塞顶部烧穿、活塞销抱死等致命故障。
2、目前有一卧式水冷发动机,专利公告号为:CN 2752451Y,名称为:“卧式水冷发动机”,可实现对此类发动机的冷却作用。它主要是在缸头上安装水泵,水泵与凸轮轴同轴联接,水泵出水管路接进缸体的水冷循环道,该水冷循环道又接通缸头的水冷循环道,再接出冷却水循环管道到水箱,水箱接水泵的进水管道,来实现对此类发动机的冷确作用。
3、该专利在运用时,会因卧式发动机体积小,各零部件相应较小,不利于在此附加其它动力型的辅助装置。而且,卧式发动机在国内竞争环境下,销售价格基本趋于制造成本,采用此专利制造出来的发动机势必大幅度的增加制造成本,产品竞争力随之下降。由于各零部件体积相应较小,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对其它零部件要做相应的较大改动。因水泵与凸轮轴同轴联接,还可能带来对其它机件的过早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以更简单的结构、更低的成本投入,达到对卧式发动机的改进,使此类发动机能在一种较理想和可靠状态下工作,降低卧式发动机的故障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主要包括:缸体、气缸头和曲轴箱总成;气缸头上有风冷散热片;所述的缸体具有冷却腔并使缸体冷却腔环绕气缸套设置,所述的冷却腔外壁与气缸套为一整体结构,构成具有自循环水冷效果的缸体;所述缸体冷却腔的进水口位于缸体下端,所述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位于缸体上端;所述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路与位于缸体上部的散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散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路与缸体冷却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缸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散热水箱的进水口位于散热水箱的上端,所述散热水箱的出水口位于散热水箱的下端。
所述缸体冷却腔的进水口位于缸体的左侧下端,所述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位于缸体的左侧上端。
为了随时可观察散热水箱内冷却水的多少,在散热水箱上设有水位计。
缸体冷却腔装入冷却水后,冷却水在缸体内受热后、从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流出,经循环管路、散热水箱进水口进入散热水箱冷却,加热过的水在散热水箱中冷却后,再由散热水箱出水口、经循环管路、缸体冷却腔进水口循环流入冷却水,起到对发动机的冷却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除仅在气缸套外围设置冷却腔外壁构成缸体冷却腔外,不用对发动机的其它任何零部件做改动,它以很低的成本、可靠有效的技术结构,实现了防止发动机出现:活塞和气缸烧蚀、拉缸、活塞环工作性能失效、活塞顶部烧穿、活塞销抱死等致命故障。因气缸头是直接安装在缸体上的,通过热传导,同时也对气缸头起到了冷却作用,也会减少气缸头内各种运动零部件的过早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卧式发动机的故障率,提高了卧式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与风冷发动机相比,由于工作温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它还在降低工作噪声、降低燃油消耗、降低排放、延长其维修周期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卧式发动机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缸体的剖视图。
图中,1、缸体,2、缸体冷却腔,3、冷却腔外壁,4、缸体冷却腔进水口,5、缸体冷却腔出水口,6、散热水箱出水口,7、散热水箱进水口,8、散热水箱,9、水位计, 10、排水口,11、循环管路,12、气缸套,13、曲轴箱安装面,14、气缸头安装面,15、风冷散热片,16、汽缸头,17、曲轴箱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循环水冷卧式发动机主要包括:缸体1、气缸头16(因是现有技术未在图中详细表示)和曲轴箱总成17(因是现在技术未在图中详细表示),气缸头16上有风冷散热片;缸体1通过缸头安装面14与气缸头16,通过曲轴箱安装面13与曲轴箱总成17组装而成。
结合图2、图3、图4,缸体1具有冷却腔并使缸体冷却腔2环绕气缸套12设置,所述的冷却腔外壁3与气缸套12为一整体结构,构成具有自循环水冷效果的缸体1;缸体冷却腔的进水口4位于缸体的左侧下端,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5位于缸体的左侧上端;为防止在冬天冰点以下使用缸体被冷冻胀裂,缸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缸体冷却腔的出水口5通过循环管路11与散热水箱的进水口7连通,散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路11与缸体冷却腔的进水口4连通;散热水箱8位于缸体1的上部;散热水箱的进水口7位于散热水箱8的上端,散热水箱的出水口6位于散热水箱8的下端。为了随时可观察散热水箱内冷却水的多少,在散热水箱8上设有水位计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但唐金,未经但唐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采煤机摇臂与牵引部的铰接减振装置
- 下一篇:原木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