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刮泥机自动调节转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2742.6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陈斌;杨荣群;高标;许荣军;陈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刮泥机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泥机用于清扫出水槽侧壁粘附污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刮泥机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初次沉淀池及二次沉淀池。沉淀池常分为长方形及圆形,根据沉淀池形状的不同常见的有行车式刮泥机及回转式刮泥机等。
沉淀池污水中经常存在大量有机物,溢流出水时会粘附于出水槽侧壁。这样既影响美观,又会产生恶臭气体污染环境。因此,需要用转刷装置清除,但目前常用转刷装置位置的调节需要人工进行,这样工作量较大。同时,用于圆形沉淀池中的刮泥机,当池壁圆度及平整度误差较大时,转刷装置在某些位置可能与池壁脱离,从而起到不到清除粘附物的作用。
因此,针对以上的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用于污水沉淀池出水槽的刮泥机自动调节转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刮泥机自动调节转刷装置,通过固定轴安装于刮泥机的主梁上,主要包括设置于固定轴下端的扭转弹簧及转臂,转臂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转刷和导轮,转臂的另一端设有平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沉淀池出水槽上端的刮泥机主梁上,垂向出水槽。转刷在电机带动下自转同时随主梁行走用于去除出水槽侧壁的污物。转刷除自转外还可以绕连接主梁的固定轴公转。在固定轴上设置扭转弹簧,转刷在扭转弹簧及出水槽侧壁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当转刷装置随主梁行走时,由于土建原因导致出水槽侧壁远离转刷装置时,则在扭转弹簧作用下,转刷会自动靠向出水槽侧壁,从而使污物完全清除,不会留有死角。同样,当水槽侧壁靠近转刷装置时,转刷会自动绕固定轴旋转,远离出水槽侧壁,卸去大部分力,保护转刷装置。本实用新型清除效果好,清除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于刮泥机主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行状况的局部俯视图。
附图中:1-端梁部件,2-固定轴,3-减速机,4-主轴,5-转刷,6-导轮,7-转臂,8-平衡块,9-扭转弹簧,A-池内侧,B-池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主梁工作桥及端梁部件1安装完毕调整后,将固定轴2安装于主梁相应位置处,再将扭转弹簧9及转臂7安装于固定轴2下端,固定连接件;将减速机3、主轴4、转刷5、导轮6连接为一体安装于转臂7的一端,将平衡块8安装于转臂7另一端。整体安装完毕后调整固定轴与主梁之间相对位置进而调整转刷与水槽侧壁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转刷装置在主梁的带动下整体沿轨道方向行走,在扭转弹簧9的作用下导轮6紧靠出水槽内壁,使转刷5与出水槽内壁保持接触。同时,转刷5则自转用以清除侧壁污物;当出水槽内壁出现凸凹不平,导致出水槽内壁向池外侧B靠近时,槽内壁对导轮6作用使转刷5按F1方向旋转,减小内壁对转刷5的摩擦,保护转刷5。当导致出水槽内壁向池内侧A靠近时,在扭转弹簧9的作用下转刷5按F1的反方向旋转,使得转刷5与内壁时刻保持接触,进而去除污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2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钩
- 下一篇:节能型超声波鼠虫驱除器用双向全辐射发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