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电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245.8 | 申请日: | 201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维明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04;F27B9/06;F27B9/30;F27B9/32;F27B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17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电炉,适用于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固体材料的烧结制备。
背景技术
玻璃与金属封接是一项高科技的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新兴产业。它通过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与玻璃的氧化物反应融合在一起,达到牢固密封的目的。而国内外普通采用先用氧化炉氧化再用封接炉熔接的“两步走”工艺,费时、费电、效率低下。本人设计的氧化+封接一体化炉,能够在一条隧道中完成氧化、封接全过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产品经过测试及客户端一年多的实际使用,完全满足产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烧结电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电炉,包括气体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冷却装置、支撑架、预热炉和电炉,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冷却装置、预热炉和电炉固定在支撑架上,预热炉、电炉和冷却装置通过法兰依次连接,预热炉和电炉与气体控制装置之间接有通气管。
所述电炉由炉胆、加热器、保温材料、高密度保温板、K型温度传感器、耐火砖、钢板、走线盒、支架和外壳组成,其中高密度保温板设置在支撑架上,电炉由高密度保温板支撑,且外部由外壳包裹,中间为炉胆,炉胆外部依次为耐火砖和保温材料,炉胆外部耐火砖与底部高密度保温板形成一个炉腔,在保温材料外围左右两侧依次设置耐火砖和钢板,在钢板外侧的中间位置设有走线盒,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炉胆上下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在外侧的耐火砖上,且通过设置在接线盒中导线外接,所述在电炉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数个K型温度传感器,且K型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炉腔内。
所述电炉包括氧化区和熔接区,电炉左半部分为氧化区,右半部分为熔接区,且在氧化区和熔接区内的炉胆上分别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炉胆内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在炉胆内部的通气管管壁上设有不规则的气孔。
所述炉胆上壁与两侧壁通过圆弧连接。
所述保温材料由硅酸铝棉制成。
所述高密度保温板由硬质硅酸铝制成。
所述耐火砖由轻质莫来石制成。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结晶箱和冷却箱,结晶箱和冷却箱通过法兰依次连接且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滚轮式轴承上部,冷却箱内的冷却水与外部不断循环。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SUS314链条和传动轮,所述电动机和传动轮固定在支撑架上,SUS314链条通过预热炉、氧化区、熔接区和冷却装置各自的腔室,由电动机带动。
通过设置在气体控制装置上的调节阀和针型阀来调节进入各个腔室的气体,所述预热炉中通入氮气,所述电炉中氧化区通入氮气、氢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熔接区通入氮气,所述冷却装置中结晶箱和冷却箱分别通入氮气和氢气混合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节省能源,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工作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炉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烧结电炉,包括气体控制装置4、传动装置5、冷却装置3、支撑架6、预热炉2和电炉1,其中,所述传动装置5、冷却装置3、预热炉2和电炉1固定在支撑架6上,预热炉2、电炉1和冷却装置3通过法兰7依次连接,预热炉2和电炉1与气体控制装置4之间接有通气管8。
所述电炉1由炉胆101、加热器102、保温材料103、高密度保温板104、K型温度传感器105、耐火砖106、钢板108、走线盒109、支架110和外壳107组成,其中高密度保温板104设置在支撑架6上,电炉1由高密度保温板104支撑,且外部由外壳107包裹,中间为炉胆101,炉胆101外部依次为耐火砖106和保温材料103,炉胆101外部耐火砖106与底部高密度保温板104形成一个炉腔,在保温材料103外围左右两侧依次设置耐火砖106和钢板108,在钢板108外侧的中间位置设有走线盒109,所述加热器102设置在炉胆101上下两侧,通过支架110固定在外侧的耐火砖106上,且通过设置在接线盒中导线外接,所述在电炉1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数个K型温度传感器105,且K型温度传感器105的感应端设置在炉腔内。
所述电炉1包括氧化区和熔接区,电炉1左半部分为氧化区,右半部分为熔接区,且在氧化区和熔接区内的炉胆101上分别接有通气管8,所述通气管8设置在炉胆101内壁的上部中间位置,在炉胆101内部的通气管8管壁上设有不规则的气孔。
所述炉胆101上壁与两侧壁通过圆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维明,未经宋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鲜花修枝刮刺专用剪
- 下一篇:手扶式单行玉米收割机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