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419.0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牟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2M7/42;H01R4/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太湖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新型 电感 处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属于光伏逆变器技求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领域,磁性元件电感是一种关键元件,其具有体积大、发热量大以及不耐高温等使用特性,目前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因为箱体内部保护等级高,防尘防水等级IP65,外界冷空气无法进入产品内部,由此带来电感不易处理的问题,针对电感,传统的解决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处理方法是通过夹具将电感裸露放置在箱体外部,因光伏逆变器安装在户外,有很多酸性腐蚀性气体或者液体与电感接触,逐渐损坏电感的保护层,最终使电感基体暴露在外部,由此带来用户和维修人员的安全事故问题,另外,随着外界腐蚀性气体或者液体对电感的进一步腐蚀,容易导致电感的性能变化直至损坏;第二种处理方法是通过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内陷的电感腔,先在电感腔体内垫上一层固态的绝缘导热材料,然后放置电感,最后使用另外一种液态的导热绝缘材料进行灌封,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反应,液态的导热绝缘材料凝固,起到电感的固定,绝缘、导热功能,第二种处理方式中使用的固态的导热绝缘材料成本较高,增加了整机成本,另一方面上层主功率板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将电感导线穿过主功率板,操作难度大,工艺复杂,影响整机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以解决目前光伏逆变器因为电感体积大、发热量大带来的光伏逆变器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率低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逆变器新型电感处理结构包括箱体、主功率板、电感模块PCB板 、电感,特征是:电感引脚插入电感模块PCB板上的焊盘,电感与电感模块PCB板通过焊接导通固定,形成电感模块,所述电感模块放入箱体内腔中,通过电感模块PCB板与箱体内腔的配合,再注入液态导热绝缘材料灌封,所述电感模块上固定连接端子,通过连接端子与主功率板连接导通。
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半圆槽。所述电感模块PCB板外围设制成半圆。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电感形式,将PCB板与电感的特性结合起来,形成电感模块,将电感输出软线变更为两处引脚,将电感引脚插入PCB板,然后通过波峰焊进行固定,实现电感与PCB板之间的定位和导通,形成电感模块,然后将电感模块放入箱体内腔中,通过电感模块PCB板外型尺寸与箱体内腔的配合,实现电感模块与箱体腔之间的精确定位,最后再直接注入液态导热绝缘材料灌封,实现电感模块的导热与固定,相对传统方案二,将成本较高的固态导热绝缘材料去除,达到降低整机成本的目的,同时,在电感模块上固定连接端子,通过连接端子与主功率板直接连接导通,去除穿电感线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端子1、主功率板2、电感模块PCB板 4、电感5。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电感形式,将电感模块PCB板4与电感5的特性结合起来,形成电感模块,将电感5输出软线变为两处直径为2mm的引脚,将电感5引脚插入电感模块PCB板4上两处直径为2.5mm的焊盘,电感5与电感模块PCB板4通过治具压紧定位后,经过波峰焊进行焊接导通及固定,最终实现电感5与电感模块PCB板4之间的定位和导通,形成电感模块,然后将电感模块放入箱体6内腔中,电感模块PCB板4外围两处制成直径为15mm的半圆角,箱体6内腔设有两处直径为15.4mm的半圆槽,通过电感模块PCB板4外围两处直径为15mm的半圆角与箱体6内腔两处直径为15.4mm的半圆槽配合,实现电感模块与箱体6内腔之间的精确定位,最后再直接注入液态导热绝缘材料灌封,实现电感模块的导热与固定,液态导热绝缘材料起到固定绝缘以及导热的作用,为外购物料。相对传统方案二,将成本较高的固态导热绝缘材料去除,达到降低整机成本的目的,同时,在电感模块上设有两处连接端子1,连接端子1上部设有M3内螺纹,主功率板2上设有两处直径为4mm的通孔,通过电感模块上两处M3内螺纹与主功率板2上两处直径为4mm的通孔用螺丝3配合,实现电感模块与主功率板2的连接导通,相对传统方案二,去除穿电感线的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风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