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552.6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孙逢春;林程;胡枭;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08 | 分类号: | F16H3/08;F16F15/10;F16D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张文;刘继富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离合 自动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整个社会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视,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得到广泛重视。
现有双离合器技术的初衷是减少换档过程中的冲击和动力中断,从而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的目标。现有双离合器不具备空档的功能,也不能通过双离合器实现换档的功能,而且现有双离合器都是针对内燃机汽车开发。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将双离合器结合在电动汽车上,得到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过双离合器实现换档。
然而,在电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传动系统共振,是保护变速器的电机、提高电动汽车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有效防止共振,缓和冲击。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低速齿轮组、高速齿轮组和动力输出轴,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机的动力通过所述双离合器输送到所述低速齿轮组或者所述高速齿轮组,并通过所述动力输出轴输出,所述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还包括:扭转减振器,所述扭转减振器安装在所述双离合器的从动盘上;以及电促动机构,所述电促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双离合器的分离轴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促动机构包括促动电机、电磁锁止装置、输入齿轮和传动件;其中,所述传动件为带柄的扇形齿轮,所述带柄的扇形齿轮包括柄部和扇形部,所述扇形部的外圆周设有齿面,所述齿面上形成有齿,所述柄部从所述扇形部的与所述齿面相对的一侧沿着远离齿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柄部远离齿面的一端在侧面开有槽,所述双离合器的相应离合器作动器的输出轴嵌套在所述柄部的槽内;所述电磁锁止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促动电机上,所述电磁锁止装置的移动端与所述促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促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输入齿轮的轴心;所述输入齿轮的齿与所述传动件的齿啮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扭转减振器可以有效防止传动系统共振,使得共振转移出电机的常用工作范围,缓和对电机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扭转振动,从而保护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个电促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低速齿轮组、高速齿轮组、动力输出轴、扭转减振器和电促动机构,电动汽车的电机的动力通过双离合器选择性地输送到低速齿轮组或者高速齿轮组,并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扭转减振器安装在双离合器的从动盘上;电促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分离轴承相连。
电动汽车以电机作为动力源,安装在双离合器中的扭转减振器可以有效防止传动系统共振,使得共振转移出电机的常用工作范围,缓和对电机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扭转振动,从而保护电机。
双离合器的分离力来自电促动机构,通过控制电促动机构从而实现自动换档的功能。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3、低速齿轮组4、高速齿轮组5、动力输出轴6、扭转减振器7和电促动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汽车的电机1的动力直接通过电机输出轴2输入给双离合器3,或者通过其他传动机构例如减速齿轮输入给双离合器3。采用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可以实现两个前进档、一个倒档和一个空档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双离合器分别采用两个单独的干式离合器,相同的原理,也可以分别采用两个单独的湿式离合器。低速齿轮组和高速齿轮组具有不同传动比。图中未示出的控制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档位的切换并提供动力控制双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
其中,双离合器3包括离合器主动部分31、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2、第二离合器从动盘33、细杆34、与细杆34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一起的第一膜片弹簧35、第二膜片弹簧36、第一离合器作动器37、第二离合器作动器38、第一离合器分离轴承39、第二离合器分离轴承40、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1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42。
参见图1,低速齿轮组4的主动齿轮91和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2设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1上,其中低速齿轮组4的主动齿轮91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1固定连接,第一离合器从动盘3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41通过花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