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3685.3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民;刘春胤;李斌;王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F24J2/4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2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集热器板芯 全自动 打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全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并获得优势地位。太阳能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以其安全、可靠、热效率高、寿命长的特点显现其优势,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人们的家庭并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玻璃、边框、集热器板芯、保温层和背板;集热器板芯是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核心部件,集热器板芯中的条带和集管要经过焊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焊接泄露,所以需要对集热器板芯进行泄露检测。目前的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检测是单片检测,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对不同种类、规格的集热器板芯连续检测的全自动打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包括主体支架、传动链条、悬挂梁、驱动电机和阀门管件;所述传动链条和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主体支架,所述悬挂梁安装在传动链条上,集热器板芯悬挂在悬挂梁上,所述阀门管件安装在集热器板芯上,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链条移动。
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活动挂钩和固定挂钩,所述集热器板芯通过活动挂钩和固定挂钩安装在悬挂梁上所述传动链条包括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所述悬挂梁安装在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可调整悬挂梁上挂钩间的距离,因此可适应不同种类、规格集热器板芯的检测;特别是将集热器板芯悬挂在全自动打压装置上进行检测,其注水打压、保压检测、放水一体完成,即保证了集热器板芯的质量,又满足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侧视图。
图中:
1.主体支架 21. 第一传动链条 22. 第二传动链条
31.活动挂钩 32. 固定挂钩 4. 悬挂梁
5. 集热器板芯 6. 驱动电机 7. 阀门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下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设备主视图;图2是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设备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包括主体支架1、传动链条2、挂钩3、悬挂梁4、驱动电机6和阀门管件7;所述传动链条和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主体支架1,所述传动链条包括第一传动链条21和第二传动链条22;在第一传动链条21和第二传动链条22之间安装有悬挂梁4,所述挂钩包括活动挂钩31和固定挂钩32,所述集热器板芯5通过活动挂钩31和固定挂钩32安装在悬挂梁4上,不同规格的集热器板芯检测可通过调整悬挂梁4上的活动挂钩31固定集热器板芯,所述阀门管件7安装在集热器板芯5上,所述驱动电机6带动传动链条移动。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全自动打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电机带动传动链条移动,传动链条带动悬挂梁和挂钩从链条的起始端移动至链条的末端,悬挂在悬挂梁上的集热器板芯也一同移动,此时通过阀门管件向集热器板芯内注入高压水,关闭阀门管件,集热器板芯保压并向前运动,在设备的末端检查集热器板芯是否漏水并将集热器板芯内的水放出,完成集热器板芯的检测过程。该装置将集热器板芯悬挂在全自动打压装置上进行检测,其注水打压、保压检测、放水一体完成,即保证了集热器板芯的质量,又满足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同时可调整悬挂梁上挂钩间的距离,因此可适应不同种类、规格集热器板芯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润天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3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向风速和总压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