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4043.5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钟弘毅;韦家甫;蒋军志;何汉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15/06 | 分类号: | G12B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模组包括基板及多个鳍片,各鳍片相互平行,且在各鳍片的末端设有对折状的压鳍根部,各鳍片通过其末端的压鳍根部压紧在基板上,采用该方式进行安装时,可以有效的对各鳍片进行固定,但现有的散热模组具有如下缺陷。
1、在各鳍片的末端设有压鳍根部,鳍片的加工难度较大,同时需要在基板上加工插槽,该插槽的形状需与鳍片末端的形状相对应,导致其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2、由于鳍片末端及插槽为非规则的形状,在对散热模组进行固定时,其工艺难度也较大,导致较工效率低,且鳍片的固定的效果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模组,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低,加工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基板及多个鳍片,在基板上设有多个插槽,各插槽相互平行,多个鳍片叠置且相互平行,鳍片与基板相邻的一侧为固定侧,各鳍片的固定侧分别插入插槽中,鳍片的固定侧为直片状,各插槽为直立槽,在相邻的两个插槽之间设有工艺槽。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还包括有扣片,在扣片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各所述鳍片的其它侧边插入扣片的定位槽内。
所述扣片为四个,其中两个设于所述鳍片的上侧边,另两个分别设于所述鳍片的左侧边及右侧边。
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槽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直立槽的间距相等。
所述工艺槽为V形或U形。
在各所述鳍片上还设有相对应的穿孔,在所述基板上还连接有导热铜管,该导热筒同时穿过各所述鳍片的穿孔。
在所述基板的两端还设有支架。
在各所述鳍片上设有相对应的对流孔,各所述鳍片上的对流孔可为一个或多个。
各相邻所述鳍片的侧部与顶部之间存在透气间隙。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进行说明。
1、鳍片的固定侧为直片状,各插槽为直立槽,使得鳍片及插槽的加工更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
2、在对鳍片进行固定时,直接从竖直方向将各鳍片插入直立的插槽中,再通过模具从插槽两侧的工艺槽将鳍片的固定侧压紧,工艺更简单,加工效率高;进一步,则于鳍片的固定侧及插槽的形状更规则,在对各鳍片进行固定时,更易保证各鳍片固定的尺寸及工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更高。
3、工艺槽为V形或U形,在模具从工艺槽压入时,可以对插槽两侧施加一定的压紧力,随着模具的压入,其压紧力越大,可以更好的保证插槽作用于鳍片的压紧力。
4、由于导热铜管的导热性更好,通过导热铜管进行传热,可以使基板的热量更快的传递到鳍片上。
5、鳍片上设有对流孔之后,使鳍片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更高。
6、相邻鳍片的侧部与顶部之间存在透气间隙,保证热空气能够自由对流,散热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散热模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散热模组的正面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扣片与鳍片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鳍片,3、插槽,4、工艺槽,5、扣片,6、对流孔,7、导热铜管,8、支架,9、透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散热模组,包括基板1及多个鳍片2,在基板1上设有多个插槽3,各插槽3相互平行,多个鳍片2叠置且相互平行,鳍片2与基板1相邻的一侧为固定侧,各鳍片2的固定侧分别插入插槽3中,鳍片2的固定侧为直片状,各插槽3为直立槽,在相邻的两个插槽3之间设有工艺槽4。
其中,所述工艺槽4为V形或U形。还包括有四个扣片5(设于鳍片2的左侧边、右侧边及上侧边),在扣片5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各鳍片2的其它侧边插入扣片5的定位槽内。相邻两个定位槽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直立槽的间距相等。
在各鳍片2上还设有相对应的穿孔,在基板1上还连接有导热铜管7,该导热筒同时穿过各鳍片2的穿孔。在基板1的两端还设有支架8。在各鳍片2上设有相对应的对流孔6。各相邻鳍片2的侧部与顶部之间存在透气间隙9。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鳍片2的固定侧为直片状,各插槽3为直立槽,使得鳍片2及插槽3的加工更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4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