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4686.X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0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斌;秦建昌;舒奕荣;杨平海;吴俊明;左衡亚;郭毛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预应力 空心 预制 台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装置,适用于现场预制张拉力较大的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特别涉及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
背景技术
先张法就是先在台座上张拉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在大跨度的现浇预应力桥梁工程中,预制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件形式之一。现有的大跨度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施工,其制造方法所采用的主要是墩式台座方式,这种方式对于跨度较小、张拉力较小的预制构件尚可采用,但对于大跨度、大张拉力构件就会出现张拉台墩为防倾覆体积过大,且对地基处理要求过高的现象,甚至无法满足张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进现在墩式台座,设计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大张拉力预制构件制作台座,进而有效降低张拉装置造价,实现施工简单、安全、快速,保证预制构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它由横向联系梁、台面、传力柱、端柱和钢横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台面两侧设有传力柱,台面位置处于传力柱高度的中部,台面与传力柱的下部且两传力柱之间设有横向联系梁,台面与传力柱的上部组合构成槽形,传力柱的二端设有端柱,横向联系梁、台面、传力柱和端柱连为一体,台座两端的端柱间固定装有钢横梁,两端的钢横梁装有锚具并锚固钢筋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端柱、传力柱、台面及横向联系梁组成受力框架,可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效提高张拉力,降低工程造价,保证预制构件质量。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的要求,并且易施工操作和经济适用。利用传力柱承受较大的张拉力,确保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能在现场大批量生产预应力构件,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横向联系梁、2-台面、3-传力柱、4-端柱、5-钢横梁、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意的是具有两并列槽形结构的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它由横向联系梁1、台面2、传力柱3、端柱4和钢横梁5组成,台面2两侧设有传力柱3,台面2位置处于传力柱3高度的中部,台面2与传力柱3的下部且两传力柱3之间设有横向联系梁1,台面2与传力柱3的上部组合构成槽形,传力柱3的二端设有端柱4,横向联系梁1、台面2、传力柱3和端柱4连为一体,台座两端的端柱4间固定装有钢横梁5,两端的钢横梁5装有锚具并锚固钢筋6端部。
参见图3,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预应力施工是先在预应力空心板槽式台座上,按设计规定的张拉控制力张拉钢筋6,并用锚具临时固定,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钢筋6,让钢筋6的回缩力,通过钢筋6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经过一定的传递长度全部传给混凝土,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和刚度。
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需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端柱4和传力柱3的强度按钢筋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端柱4抗倾覆力矩由端柱4、钢横梁5自重力矩及部分张拉力矩组成。
在大型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槽式台座的实施中,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宽1800MM,长度108M;传力柱3矩形截面尺寸分别为800×800和400×800,截面尺寸分别为1400×800和700×800;横向联系梁1截面尺寸分别为1000×400。钢横梁5通过设计计算,采用2根工字钢2I40a和50MM厚锚固钢板组成,钢横梁5上装有锚具,通过锚具锚固钢筋6端部。
使用本实用新型现场预制大型桥梁预应力空心板,可以与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并行流水作业,缩短工期周期,减少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能节约建筑材料,减少用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4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