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限流板的吸干机分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5707.X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成;徐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流 吸干机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入吸干机压缩空气的带限流板的吸干机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进入吸干机筒体下端装有的扩散器,经扩散后由下至上在吸附筒内进行吸附。经扩散器扩散后的压缩空气并不能很好的分流,使气体均匀分布,影响吸附剂的使用率,以及成品气的品质。现有技术中的吸干机结构各异,分流装置的形式也不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1829476A的一种移动式烘吸干机,主要由抽排气体装置、水气分离装置和操控装置组成,抽排气体装置的进风口与电热烘烤装置中的通孔连通,出风口与水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水气分离装置的出水口配装有存水箱,操控装置与电热烘烤装置连接。对于限流方式有采用节流孔结构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1052811Y一种分流器,包括阀芯,用于将流体从供流路径分配到优先和附加流路,第一和第二附加节流孔根据阀芯的运动改变流速并限制分别从第一和第二供给通道到附加流路的流速,第二附加节流孔形成为至少两级来限制流速,阀芯包括位于对应第二附加节流孔的位置的横截面积变化部,从而防止电路结构复杂化,充当阀芯推动力的流体作用力受到抑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吸干机经扩散器扩散后的压缩空气不能合理地分流,以及压缩空气由风流管上端直接通过孔板比例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带限流板的吸干机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带限流板的吸干机分流装置,包括沿口为圆形且具有弧形面的下封头、与沿口圆形配合的孔板、与孔板垂直并穿过下封头弧形面的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短管位于孔板的一端设有限流板,沿短管壳体的轴向设有若干条分流槽,分流槽位于限流板朝下封头弧形面的一侧,所述的限流板为圆形结构,限流板上设有若干个限流小孔。限流板采用平板式圆形结构,外径与短管配合后焊接,限流板上的限流小孔与孔板上的小孔直径相等,由于压缩空气从短管直接向上冲击孔板,即使采用分流槽和导流片,气压直接冲击孔板的压力都会大于从分流槽输出的压力,另外采用限流板会大大提高短管的强度,可以减小短管的壁厚,从而减轻整体产品的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流板的外径与短管的内径配合。两者采用间隙配合,再进行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短管上设有若干片分流片,分流片设置在相邻两条分流槽之间。在若干个分流槽之间各设一分流片,分流片配合限流板完成均衡气压任务。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封头的下方设有进气口、再生出气口,短管穿过下封头弧形面与进气口、再生出气口相通,进气口中心线和再生出气口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进气口、再生气出口的端部都设有连接法兰,进气口和再生出气口同直线设置使总体结构体积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的短管与进气口、再生出气口相通一端的端部设有盲板。短管作为压缩空气通道和气体分配装置,与进气口再生气出口保持垂直连接,以取得最佳整体结构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解决了压缩空气由风流管上端直接通过孔板比例较多的现象,更有利于气体的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孔板,2. 短管,3. 分流槽,4. 限流板,41. 限流小孔,5. 进气口,6. 盲板,7. 再生出气口,8. 下封头,9. 分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带限流板的吸干机分流装置,设有沿口为圆形且具有弧形底面的下封头8,在下封头8的圆形沿口部位装有孔板1,设一短管2位于孔板1中心部位并与孔板1垂直,短管的下端穿过下封头弧形底面并用盲板6封头,短管2朝盲板6一端的部位是进气口5和再生气出口7,进气口5和再生气出口7成一条直线设计并与短管2垂直。
在短管2位于孔板1的一端8内孔中设有圆形限流板4,限流板4上设有一组限流小孔41,限流小孔41的直径与孔板1的小孔直径相等,如图3所示。沿短管2壳体的轴向设有8条长孔形分流槽3,相邻两个分流槽3之间设一件分流片9,分流片9沿短管2圆周均匀分布,相邻两件分流片9之间的夹角为θ。
当压缩空气进入短管2后,通过限流板4再穿过孔板1,同时气体经分流槽3沿分流片9再穿过孔板1,避免了压缩空气由短管2上端直接通过孔板所占的比例偏多现象,更有利于气体的均匀分布。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工艺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溢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电脑横机的探针装置
- 下一篇:吸干机进气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