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车提升式作业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5845.8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王立辉;岳嵩山;姚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B66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提升 作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业平台,特别涉及一种配合叉车使用的可提升式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为了适应高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开发出一种“拼装式钢制波纹管涵洞”新技术,并在高寒地区逐步推广应用。“拼装式钢制波纹管涵洞”是利用多块单元片组装成涵节,再将所有涵节管拼装接长成为涵洞,经防腐、防水处理后,在其上填筑路基形成涵洞。此技术具有工期短能避开冬季施工、结构柔性好能有效克服冻胀的不利影响、施工简单易掌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对涵洞单节管进行拼装,然后用叉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最后将各涵节之间在圆周方向采用高强螺栓联结牢固成一体结构,形成涵洞管。在涵节连接拼装过程中,由于涵洞管的直径较大,工人无法直接在涵洞管内完成所有周向的螺栓安装和接缝防水剂的涂刷作业,必须借助脚手架等辅助工具,将脚手架放置在涵洞管内,再脚手架上搭建作业平台进行辅助作业。但是,采用脚手架等辅助工具进行施工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极易造成涵洞管局部变形和电镀防腐层脱落,降低涵洞管的使用寿命;第二,需要来回挪动脚手架等辅助工具,施工工效低、成本较高;第三,由于脚手架等设置在涵洞管的内侧壁上,支撑点为线支撑,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研制一种新的作业平台,配合运输叉车使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避免了对涵洞管内壁造成的变形和电镀防腐层损坏现象;同时可以自由调整作业平台的位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了稳定性差等因素,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提升式作业平台,配合运输叉车使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避免了对涵洞管内壁造成局部变形和电镀防腐层损坏现象;同时可以自由调整作业平台的位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了稳定性差等因素,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叉车提升式作业平台,包括叉车,所述叉车叉齿上以可拆卸方式设置有作业平台。
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底部并与叉车叉齿相匹配的套管,套管上铺设平板形成作业平台;
进一步,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对称设置行走轮;
进一步,所述平板的四周竖直设置防护栏;
进一步,所述叉车叉齿与套管之间沿套管径向设置有安全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采用脚手架等辅助工具做成的作业平台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结合运输叉车一起使用,在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避免了对涵洞管内壁造成的局部变形和电镀防腐层损坏现象;同时可以自由调整作业平台的位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还克服了稳定性差等因素,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因工作平台自带行走轮,即可提高底部套管的位置,又可人为调整工作平台的位置,更便于与叉车的配合,还可以作为辅助运料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叉车提升式作业平台,包括叉车,所述叉车叉齿1上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作用平台。具体为以叉挑方式实现与作业平台的快速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外套设置在底部的套管2,套管2上铺设平板3形成作业平台。相比现有采用脚手架等辅助工具做成的作业平台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结合运输叉车一起使用,在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避免了对涵洞管内壁造成的局部变形和电镀防腐层损坏现象;同时可以自由调整作业平台的位置,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还克服了稳定性差等因素,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对称设置行走轮4。提高了底部套管2的高度,便于叉车叉挑配合;利于作业平台的移动,同时还可以作为运输小车使用,运输物料。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板3的四周竖直设置防护栏5。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安全性能。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叉车叉齿1与套管2之间沿套管径向设置有安全销6。安全销6进一步对作业平台进行保险固定,防止作业平台的意外滑动,进一步提高作业平台的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