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雾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5921.5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萧铭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彰华膜净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雾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已经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治理水体污染,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浓酸作为常用化工原料及水处理原料。其一般用耐腐蚀容器储存。但因为挥发性浓酸本身会挥发,形成酸雾,酸雾进入空气,污染了环境,腐蚀设备,且对进行净水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酸雾吸收器,如铅酸蓄电池酸雾吸收器等,但它们都存在成本高、结构复杂、制作难、不利于广泛推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装置,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推广。
一种酸雾吸收装置,包括射流器、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射流器设置有导气管、扩散管和用来射入高速液体的端口;所述进气管与射流器的导气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射流器的用来射入高速液体的端口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射流器的扩散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射流器把高速的水流和酸雾进行混合,得到浓淡很低的酸水来起到酸雾吸收的目的,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一种酸雾吸收装置1,包括射流器11、进水管12、进气管13、出水管14。射流器11设置有导气管111、扩散管113和用来射入高速液体的端口112。进气管13、进水管12和出水管14分别与射流器11对应的三个端口连接。即,进气管13与射流器11的导气管111连接;进水管12与射流器11的用来射入液体的端口112连接;出水管14与射流器11的扩散管113连接。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如何进行酸雾吸收进行说明:
参见图1,酸桶2为用来储存强酸的容器,其通过进气管13与射流器11的导气管111连接。酸桶2里的强酸形成酸雾,通过进气管13进入射流器11内部。
同时,有高速水流从进水管12流入,因为射流器11的内部特殊结构,高速水流通过射流器11内部的混气室,会在其形成真空,由导气管111吸入大量酸雾,酸雾进入混气室后,与高速水流剧烈混合,形成气液混合体的酸水,由扩散管113排出。因为酸水的浓度很低,故达到了酸雾吸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彰华膜净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彰华膜净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5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F6废气无毒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