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系留气球地面停泊用系留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6301.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吴玲;鞠金彪;吕永超;赵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B1/66 | 分类号: | B64B1/6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地面 停泊 用系留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动力气球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留气球地面停泊时的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系留气球是一种无动力气球飞行器。系留气球一般存在空中系留和地面系留两个工作状态。因为系留气球本身工作特性以及对天气变化的依赖型比较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地面系留的时间要远大于空中系留。地面环境变化频繁,天气条件恶劣,为保障系留气球在地面系留时的安全,必须确保系留气球在地面得到安全可靠的系留。
目前,系留气球的地面系留一般依靠头部与两侧机械拉索三点共同实现。头部系留承受大部分工作载荷,这就要求头部固定装置能够安全可靠得对系留气球进行系留,同时,由于地面环境的影响,为了确保系留气球的安全性,头部系留时必须方便,快捷,不失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操作方便、快捷的系留气球地面停泊用系留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系留气球地面停泊用系留锁包括台阶柱状的系留座,系留座轴向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小端的端口处设有小端盖;系留座轴向中部为通孔,通孔内设有从动杆和压缩弹簧;从动杆对应着系留座大端,弹簧对应着系留座小端;与从动杆对应的系留座的大端径向均布设有一个以上的滑块孔,滑块孔内设有滑动挡块和挡块压缩弹簧;滑块孔一侧的系留座上设有插销孔,插销孔内设有插销和插销压缩弹簧;系留座的大端通孔外端面上设有漏斗状的导向盘,导向盘与从动杆的端面对应。
与从动杆对应的系留座的大端径向均布设有两个滑块孔。
为了保证留气球头部的系留锥顺利进入系留锁,系留锁的导向盘喇叭口方向垂直向上布置。
为了保证系留气球头部的系留锥能够顺利进入系留锁,导向盘设计成漏斗状,使系留锥沿着漏斗状的导向盘可以无卡滞的牵引进入系留锁。
为了保证能可靠的锁定系留锥,并且受力平衡,在系留座两侧设置有滑动挡块,滑动挡块头部外形与系留锥台阶外形保持一致,以减小接触应力。
为了保证系留锥进入系留锁后压紧从动杆运动灵活,系留座上的通孔与系留锥配合一致。
为了保证系留锥释放顺利,当滑动挡块可以自由滑动时,压缩弹簧作用到从动杆,将系留锥从系留锁中挤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系留锥入锁后,锁紧安全可靠,入锁和解锁操作方便灵活,快捷。可以满足系留气球地面系留时的头部系留固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留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导向盘、2.从动杆、3.滑动挡块、4.挡块压缩弹簧、5.插销、6.压缩弹簧、7.插销压缩弹簧、8.系留座、9.系留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系留气球地面停泊用系留锁包括台阶状圆柱的系留座8,系留座8轴向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小端的端口处安装有小端盖;系留座8轴向中部为通孔,通孔内装有从动杆2和压缩弹簧6。从动杆2对应着系留座8的大端,压缩弹簧6对应着系留座8的小端。与从动杆2对应的系留座的大端径向均布设有两个滑块孔,滑块孔内装有滑动挡块3和挡块压缩弹簧4;两个滑块孔一侧的系留座8上分别开设有插销孔,插销孔内装有插销5和插销压缩弹簧7;系留座8的大端通孔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漏斗状的导向盘1,导向盘1与从动杆2的端面对应。其中从动杆2、滑动挡块3和插销5以及相关压缩弹簧构成联动机构。
参见图2,当系留气球的系留锥9入锁时,系留锥9沿导向盘1,通过挤压从动杆2进入系留座8的通孔,系留锥9压紧从动杆2和压缩弹簧6沿系留座8的通孔轴线方向移动。当系留锥9移动到滑块孔处,并让出滑动挡块3时,在挡块压缩弹簧4作用下滑动挡块3弹出,滑动挡块3的端部贴在系留锥的杆体上,插销5在插销压缩弹簧7作用下弹出进入滑动挡块3的后端上部,限制滑动挡块3的后移,从而完成对系留锥9的锁紧。
当需要释放系留锥9时,将插销5拔出,使得插销5脱离滑动挡块3的后端,系留锥9在从动杆2、压缩弹簧6和系留气球囊体浮力作用下,沿系留座8的通孔向导向盘1方向移动,由于没有插销5的限制,系留锥9将滑动挡块3挤开,脱出系留座8,从而完成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升机平尾工字型圆管梁
- 下一篇:一种金属结构的大型浮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