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遮阳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6539.6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宪强 |
主分类号: | A45B25/18 | 分类号: | A45B25/18;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遮阳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隔热的遮阳伞。
背景技术
一般的遮阳伞,通常是在伞面上采用防晒面料,以反射部分光线。如果长时间在户外使用,尤其是炎炎夏日,则防晒遮阳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交通岗处使用,尤其需要防晒遮阳效果好的遮阳伞。
而另外的改进的遮阳伞,多半是在伞面上增加防晒结构或者增加内衬层,以达到隔热遮阳的效果,但这样的设计会使伞本身的结构复杂化,携带、收放不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隔热遮阳效果好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的伞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太阳光照射影响同时又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的隔热遮阳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隔热遮阳伞,包括伞面,所述伞面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基层和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太阳热反射层。
所述基层可以为篷布、尼龙布、防雨布、无纺布、塑料布、双面幻彩伞布、雪银布、风响布、闪纹布、T/C烧花布、流星雨布、丝光布或条彩布,或其它适合用于作为伞面的材料。
另外,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晒与隔热效果,所述基层和太阳热反射层之间可以设置有热传导阻隔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遮阳伞,包括伞面,所述伞面为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层结构包括基层和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太阳热反射层。其中该太阳热反射层能够有效反射太阳热辐射,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减轻伞具因太阳光照射而产生的温度升高,确保使用者在使用该伞具时获得隔热遮阳的效果,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的伞面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的伞面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包括伞面1和伞柄10,所述伞面1为复合层结构(图中示出其横截面),包括基层2和设置在基层2上的太阳热反射层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的伞面结构截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遮阳伞,可以用于交通岗处或行人外出时,还可以搭配伞面与伞柄的比例,设计为伞面可以覆盖汽车的表面,而伞柄非常短,以用于遮盖曝晒于阳光下的汽车。如图2所示,伞面1包括基层2和设置在基层2上的太阳热反射层3,太阳热反射层3由太阳热反射组合物与聚合物形成。基层2可以为篷布、尼龙布、防雨布、无纺布、塑料布、双面幻彩伞布、雪银布、风响布、闪纹布、T/C烧花布、流星雨布、丝光布或条彩布,或其它适合用于作为伞面的材料。
由于太阳热反射层3能够有效反射太阳的热辐射,因此,本实用新型 能够减轻伞面因太阳光照射而产生的温度升高,确保使用者在使用该伞具时获得隔热遮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太阳热反射层3的使用面积,例如若仅需要在基层的在某一部分使用太阳热反射层3,则可以仅在需要的部分灵活使用太阳热反射层3。
太阳热反射层3由太阳热反射组合物与聚合物形成,为提高太阳热辐射反射效果,上述太阳热反射组合物优选由金红石型钛白粉、氧化锌、沉淀硫酸钡混合而成。并且,上述聚合物优选为涂料用树脂。其中,涂料用树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采用由上述太阳热反射组合物与聚合物形成的太阳热反射层3的隔热遮阳伞的伞面至少可以实现≥85%的太阳热辐射反射率、≥85的半球发射率和≥10℃的隔热温差。
基层2与太阳热反射层3的复合可以采用已知的复合工艺实现,例如,用粘结力强的粘结剂将基层2与太阳热反射组合物和聚合物预制成的太阳热反射层3粘结成复合层结构,也可以用喷涂、刷涂等工艺在基层2的表面涂覆太阳热反射组合物和聚合物的混合物来形成太阳热反射层3,进而形成整体的复合层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隔热遮阳伞的伞面结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尽管太阳热反射层3能够反射较多的太阳热辐射,但是伞面仍然会吸收部分太阳热辐射,为了降低这部分热量向伞面内部的传递,进一步提高伞面的防晒隔热效果,基层2和太阳热反射层3之间可以设置有热传导阻隔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宪强,未经郭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