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灸罐诊治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6559.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泉;李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泉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A61M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9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诊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罐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功能罐疗仪结构个异,但一般都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针,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其中的发热件为磁性线圈。虽然这类结构的多功能罐疗仪,在性能上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火罐,且具有明显的保健效能,但是由于没能实现与其它治疗方法的结合,影响了保健效果的发挥。灸疗是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对穴位进行艾灸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进行灸疗时需要用到艾盒,将艾条固定在盒内燃烧,然后扣在人体穴位上进行治疗。如果能将罐疗与艾疗相结合,将会进一步提高罐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罐疗与灸疗的结合,提高保健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灸罐诊治仪。
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贯穿柔性防护板上小孔的探针,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体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
如需在灸罐诊治仪上同步实现针灸治疗,可将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后插入罐体,并在针灸针的外端插上艾条并点燃,起到拔罐、针灸、艾熏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灸罐诊治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在罐疗仪上同步实现了针灸、艾熏的功能,更进一步地发挥灸罐诊治仪的保健效果,适合于家庭和医疗单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气阀,3-柔性防护板,4-探针,5-磁性体,6-柔性密封塞,7-固定孔槽,8-柔性盒,9-金属套管,10-柔性插接管,11-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灸罐诊治仪,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气道,置于气道中的气阀2,设于罐腔内的、带有小孔的柔性防护板3,贯穿柔性防护板3上小孔的探针4,置于罐腔内的磁性体5、发热件和振簧,以及与发热件相连接的、置于罐体外部的电源,罐体1侧壁上开有针孔,针孔上设有柔性密封塞6。针灸针穿过柔性密封塞6后插入罐体1内部,针灸针外端插有艾条11。磁性体5为磁铁。
为了使插入罐体1内部的针灸针获得稳定的支撑,在磁性体5外表面设有固定孔槽7。
气道置于罐体1底部的中部,柔性防护板3中心开有通孔;磁性体5置于柔性盒8内,柔性盒8顶部开口,并在顶部开口处与柔性防护板3中心的通孔下部固定且密封连接;发热件为管壁上开孔的金属套管9,金属套管9密封嵌套入柔性防护板中心的通孔上部;振簧为两端开口的柔性插接管10,其贯穿金属套管9并插入柔性盒8内,且与磁性体5相接触,柔性插接管10的上端口插接于气阀2上。罐体1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注药孔,注药孔上设置柔性密封塞,将药物制成制剂,将制剂通过金属套管9上的孔注入到金属套管9内。柔性密封塞、柔性防护板、柔性盒以及柔性插接管都是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外部电源所连接的导线可通过针孔(或穿过柔性密封塞)插接在金属套管的针孔内。
为了进一下提高诊疗效果,结合人体穴位分布特点,调置在罐体侧壁上的针孔数量为2孔或3孔或5孔或7孔。罐体形状设置为八边形、六边形、三角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灸罐诊治仪把罐疗、磁疗、灸疗、针疗、药疗、点穴集为一体,可同时实施罐疗、磁疗、灸疗、针疗、药疗、点穴、按摩综合治疗,比原有多功能罐疗诊治仪及同类罐疗产品在技术上有明显的改进,解决了传统罐疗补与泻不能同时进行的技术难题,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泉,未经李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