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电热式瓦陶熏蒸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6852.X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基托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基托夫 |
主分类号: | A61M11/04 | 分类号: | A61M11/0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过敏性 鼻炎 电热 式瓦陶 熏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的理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电热式瓦陶熏蒸罐。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有的鼻炎熏蒸器采用金属和塑料制成,其不足之处在于药物分子与这些材料接触后可降低其疗效,本人经过对不同材料的多年实验,研制出了一种用瓦陶制作的熏蒸罐,经配合药物给过敏性鼻炎患者薰疗后观察,证明用瓦陶制作的熏蒸罐具有药效保全好、疗效快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电热式瓦陶熏蒸罐,可降低鼻腔粘膜的高敏反应。本实用新型能够消除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可用于日常鼻腔的卫生护理和恢复鼻腔自我防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将插头与插孔组成的电源线插入插座中,将盛水区盛入适量的水,等待加热,将置药区放入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将喷气出口(孔)与塑料管相连接为药物出气口,药物出气口与面罩中面罩接口衔接形成药物出气通道,将罐盖与陶罐成封闭状态。当电源线通电后,陶罐内的电热丝加热置水区中的水,当水加热至沸腾后会产生雾粒子通过出气孔到达置药区,从而使置药区中的药物加热,中药会随蒸汽散发,其中磁体可将药物雾粒子磁化,达到有益吸收的效果,药物雾粒子到达喷气出口(孔),再经塑料管与面罩接口相连接的通道抵达面罩,面罩上带有细微小孔,使具有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粒子能充分经人体呼吸进入到鼻腔,达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通过电热式产生的具有热量的药物蒸汽粒子,不仅对鼻腔血管有扩张作用,并可提高鼻腔粘膜对药物的吸收,其疗效更加显著,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健康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插头(1)与插孔(2)组成电源线插入插座中(3),托手(4)方便携带和放取,电热丝(5)用于加热水至沸腾状态形成细小雾粒子,出气孔(6)可使沸腾水中的细小雾粒子通过磁体(7)可将雾粒子磁化,隔离层(8)用于分离水和药物区域,瓦陶体(10)由瓦陶构造使药物能充分挥发,盛水区(16)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水,置药区(15)用于放置药物。罐盖(9)用于使陶罐成密封状态喷气出口(孔)(11)与置药区(15)相通,为药物出气口,塑料管(12)用于与面罩接口(13)相连接,属通道作用,面罩(14)为整个循环过程中最终出气口,其中带有细微小孔(17)便于更加充分的吸收药物雾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准备工作:
1、将插头(1)与插孔(2)组成的电源线插入插座(3)中;
2、将盛水区(16)盛入适量的水,等待加热;
3、将置药区(15)放入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4、将喷气出口(孔)(11)与塑料管(12)相连接为药物出气口,药物出气口与面罩(14)中面罩接口(13)衔接形成药物出气通道;
5、将罐盖(9)与陶罐成封闭状态。
实施例一,当电源线通电后,陶罐内的电热丝(8)加热置水区(16)中的水,当水加热至沸腾后会产生雾粒子通过出气孔(6)到达置药区(15),从而使置药区(15)中的药物加热,中药会随蒸汽散发,其中磁体(7)可将药物雾粒子磁化,达到有益吸收的效果,药物雾粒子到达喷气出口(孔)(11),再经塑料管(12)与面罩接口(13)相连接的通道抵达面罩(14),面罩(14)上带有细微小孔(17),使具有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粒子能充分经人体呼吸进入到鼻腔,达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基托夫,未经郭伟基托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6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