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8168.5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华;胡大鹏;王亚彬;刘培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04C5/08;B04C5/085;B04C5/12;B04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除砂 动态 水力 旋流器 | ||
1.一种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主要由传动部分和水力旋流分离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传动部分包括上密封盖(1)、上密封(2)、上密封座(3)、进料管(4)、上转动轴承(5)、皮带轮(6)、下转动轴承(7)、下密封盖(8)、下密封(9)和下密封座(10);在进料管(4)的中部外壁上固定有皮带轮(6);在进料管(4)的外壁上并在皮带轮(6)的上部固定有上转动轴承(5),在皮带轮(6)的下部固定有下转动轴承(7);在进料管(4)的一端固定有上密封盖(1),上密封座(3)套在进料管(4)的外壁上;上密封盖(1)的下部固定有上密封座(3),在上密封座(3)内有上密封(2);在进料管(4)的外壁上套有下密封盖(8),下密封盖(8)在下转动轴承(7)的下部;在下密封盖(8)的下部固定有下密封座(10),下密封座(10)套在进料管(4)的外壁上;在下密封座(10)内有下密封(9);
水力旋流分离部分由叶轮(11)、溢流管(12)、旋流器耐磨内衬套(13)、旋流器外壳体(14)和底流管(15)组成,在进料管(4)的另一端固定有叶轮(11);在下密封座(10)的下部固定有圆锥形旋流器外壳体(14);在旋流器外壳体(14)的内壁上固定有圆锥形旋流器耐磨内衬套(13),叶轮(11)在旋流器耐磨内衬套(13)内的上端;在旋流器外壳体(14)的下端法兰固定有底流管(15);底流管(15)的下端有固相出口;在底流管(15)的侧壁上固定有流体出口管,在流体出口管的内端有溢流管(12),溢流管(12)在中心线与旋流器耐磨内衬套(13)中心线在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在上密封座(3)的外壁上有两个冷却润滑液口;在下密封盖(8)和下密封座(10)的外壁上分别有一个冷却润滑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旋流器耐磨内衬套(13)采用非金属材料或陶瓷耐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11)由2~12片叶片组成,叶片沿径向向外呈辐射状或弯曲辐射状均布,叶片定位固装于旋转栅的两片端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原油除砂用动态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流管(12)的顶部侧壁有4~20个沿径向呈辐射状的矩形进液口,溢流管(12)的顶部内有十字形阻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1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