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活塞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8456.0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英;史密斯李杰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华英;史密斯李杰瑞 |
主分类号: | F02B55/02 | 分类号: | F02B55/02;F02B55/08;F02B5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44222 | 代理人: | 刘晓雪;李乃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活塞 内燃机 | ||
1.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纵向圆柱状中空腔体的内燃机壳体(21),圆柱状中空腔体沿纵向设有分隔壁(22),将圆柱状中空腔体沿纵向平均分隔成截面呈半圆形的纵向腔;有叶片式旋转活塞(24),其设有中心转轴(23)可转动的安装于圆柱状中空腔体的轴线位置,中心转轴(23)对称设有两活塞叶片(24A、24B),两活塞叶片(24A、24B)沿纵向置于两纵向腔中,并将两纵向腔分隔为四个汽缸(CYL1、CYL2、CLY3、CLY4),每个汽缸(CYL1、CYL2、CLY3、CLY4)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点火装置;有圆柱状旋转式的气门(33A、33B),气门(33A、33B)上分别设有用于进气或排气的通道(34、35),气门(33A、33B)通过转动使得相应通道(34、35)根据每个汽缸(CYL1、CYL2、CLY3、CLY4)在不同工作冲程分别与相应汽缸(CYL1、CYL2、CLY3、CLY4)连通完成进气及排气动作;圆柱状中空腔体两端开口被内燃机机体帽(40、47)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式旋转活塞(24)的中心转轴(23)以及活塞叶片(24A、24B)内部设有可供润滑及冷却油流通的油路(19A、19B、19C),所述油路(19A、19B、19C)延伸至活塞叶片(24A、24B)与汽缸(CYL1、CYL2、CLY3、CLY4)内壁的活塞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叶片(24A、24B)由沿纵向分布的多层结构组成,所述多层结构包括依次重复排列的水平密封层(51)和垂直密封层(52),所述垂直密封层(52)包括垂直密封件(521)、弹性件以及密封安装槽(522),垂直密封件(521)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密封安装槽(522)内,弹性件使垂直密封件(521)的密封面与汽缸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式旋转活塞(24)的中心转轴(23)的外表面与分隔壁(22)外表面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分隔壁(22)与中心转轴(23)的额接触面由沿纵向分布的多层结构组成,多层结构包括依次重复排列的水平密封层(51)和垂直密封层(52),所述垂直密封层(52)包括垂直密封件(521)、弹性件以及密封安装槽(522),垂直密封件(521)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密封安装槽(522)内,弹性件使垂直密封件(521)的密封面与中心转轴(23)外表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可以通过油压压力系统代替,所述油压压力系统为在密封安装槽(522)上设有与高压油泵相通的油路(19A、19B、19C),高压油使垂直密封件(521)的密封面与汽缸壁或中心转轴(23)外表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密封层(51)及垂直密封层(52)之间设有间隙形成供润滑及冷却油流通的油路(19A、19B、19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腔内壁设有可拆装的衬套(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圆柱状旋转式的气门(33A、33B)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分隔壁(22)两端与内燃机壳体(21)相连的圆柱状的气门转动腔(32A、32B)内,每个气门(33A、33B)上设置沿纵向贯穿气门(33A、33B)的两个通道(34、35),气门转动腔(32A、32B)的腔壁设有与通道(34、35)连通的孔体(36、3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活塞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汽缸壁上设有贯通的安装孔(15),安装孔(15)内固定火花塞(31A、31B、31C、31D)作为点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华英;史密斯李杰瑞,未经罗华英;史密斯李杰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84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带轮装置
- 下一篇:无菌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