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废气排放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202.0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杨;陶国才;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废气 排放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麻醉机废气排放时主要起缓冲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中,手术室对手术病人进行麻醉时均大量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笑气、异氟醚、安氟醚等)。因此麻醉机会排出大量的麻醉废气,使手术室内的空气受到污染。如果医务人员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那么对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解决手术室污染问题,利用负压效应把麻醉废气排出手术室外,需使用负压管将麻醉机废气排出口排出的废气吸走,但是麻醉机废气排出口是不能存在较大负压的,因为较大负压会造成麻醉机的损坏,所以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和负压管是不能直接连接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麻醉废气排放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和负压管的连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包括一封闭的容器,还设有两个使所述容器与外界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分别用于连接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和负压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在本装置连接在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和负压管之间,所述容器存在一定的空间,麻醉机排出的废气能够在此进行缓冲,减少负压管内的负压给麻醉机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通口由通管构成,所述通管在容器内部的口距容器底部不超过五厘米,所述通管在容器外部的口在容器顶部上方。这样的结构是发明人认为的优选方案,气体在容器内可以更好的对流,能保证麻醉废气在容器内充分被空气稀释。
进一步:所述容器上设有起单向气压阀作用的泄压孔。在容器内部的负压过大时,所述泄压孔自动开启吸入外部空气以平衡容器内的气压,保证麻醉机不受过大的负压的影响,是保持容器内气压平稳的可靠保证。
进一步:所述容器容积不小于一升。因为普通的麻醉机废气排出速度约在2L/min左右,至少一升的容量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麻醉机排出量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容器底的距离不小于十厘米。由于所述通口接近容器底部,所述泄压孔应避开通口,尽量避免容器内的气体外泄的可能。
进一步:所述容器上设有用于固定位置用的挂钩。以便于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放置所述容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在此不再阐述。如图1所示:PVC制成一封闭容器为过滤桶1,其直径十厘米,高三十七厘米,壁厚零点五厘米,内部容积为一点一升。过滤桶1上底穿固有两根竖直的PVC通管2,通管2的直径为二点五厘米,通管2的下口距离过滤桶1的下底三厘米。过滤桶1的桶壁上左右各开有一长六厘米、宽一点五厘米的泄压孔3,泄压孔3口上覆盖有带簧片的阻流片,平时所述阻流片挡住泄压孔3阻止气体流通,当过滤桶1内气压小于一个大气压时,所述阻流片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发生弯曲,使外部空气流入,保证过滤桶1的气压不会继续减小,气压平衡后阻流片在所述簧片作用下复位,防止气体流通。泄压孔3的下边距过滤桶1的桶底二十厘米,在过滤桶1的上底边沿还沾固有一用于固定的挂钩4。使用时将两根通管分别接上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和负压管即可。
以上所述前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水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拓扑结构的LED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