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793.1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泳;乔志永;宋欣民;李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化成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夹具,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化成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一般都采用钢壳,铝壳,塑料壳或者铝塑包装膜作为外包装材料。而现有技术在化成工艺中没有可靠的夹具,伴随着电池化成过程中气体的不断产生,电池外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形变严重时,外形将不可恢复,导致电池无法使用甚至爆炸、报废。而且电池变形会大大增加电池的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动力电池化成夹具,能规范生产现场整洁;对动力电池的外观进行控制,确保动力电池的生产品质,降低动力电池生产成本。
为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固定压板,底座另一端设有安装有手轮的顶板,手轮通过穿过顶板上螺母的螺杆连接活动压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压板和顶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两条与底座平行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活动压板上设有的通孔。这样的结构确保在活动压板活动时是沿着和底座平行的方向运动的,避免由于力的方向发生偏移加大活动压板移动时的摩擦并且损坏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之间动力电池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在活动压板顶部两侧。这样的结构能使活动压板两侧受力均匀,也能延长导向柱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螺杆连接在活动压板中心位置。这样的结构确保螺杆推动活动压板时不会偏移,也使得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之间的动力电池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固定压板外侧还设有加固块。这样的结构避免长期使用后固定压板变形影响生产品质。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的共同作用,夹住额定底座长度限度中的任意块动力电池,避免动力电池在化成工艺中电池壳体膨胀、严重变形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夹具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10化成夹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固定压板2,底座1另一端设有安装有手轮4的顶板3,手轮4通过穿过顶板3上螺母5的螺杆6连接活动压板7。当动力电池10需要进行化成时,将其整齐排列在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10化成夹具的底座1上。旋转顶板3上的手轮4,手轮4带动螺杆6转动,并且在顶板3上螺母5的作用下推动活动压板7移动,直至活动压板7和固定压板2共同作用压紧动力电池10。这样在化成工艺中避免了电池壳体膨胀、严重变形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动力电池10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为了确保夹具的使用状况,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10化成夹具的固定压板2和顶板3之间还设有至少两条与底座1平行的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穿过活动压板7上设有的通孔。这样在旋转手轮4时,确保活动压板7沿着和底座1平行的方向前进,避免方向不一致所导致电池受力不均匀而损坏。所述通孔对称设置在活动压板7顶部两侧,这样减少工作时活动压板7和通孔之间的摩擦。所述螺杆6连接在活动压板7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压板2外侧还设有加固块9防止长期使用后固定压板9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