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795.0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泳;乔志永;李华伟;宋欣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化成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尤其是一种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绿色出行的概念,电动交通工具的普及,社会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研究发现,方形动力电池化成时,电池内压的增加导致电池壳体变形,影响产品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池爆炸。如何降低电池内部压力,而且要避免电池内部和空气接触就成为一个难以攻克的课题。现有方形电池基本采用的是开口化成,生产车间还需要使用干燥房,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空气中的水份进入电池内部。这样就使得设备、电力成本增加,而且电池品质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在化成工艺中避免电池内部与外界接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池内压,确保电池的外形美观,更为安全。
为达到所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安装在电池注液孔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在电池注液孔上的连接头,连接头固定在变容容器中。
优选的,所述变容容器为带推杆的绝缘筒体。这样当电池化成时,内部压力较大,把针筒中的活塞向上顶,起到泄压的作用。而且避免电池内部与外界接触,不会影响化成效果。
优选的,所述绝缘筒体为陶瓷或玻璃筒体,所述筒体直径大于电池注液孔直径。绝缘筒体为陶瓷或玻璃筒体性价比高,提高生产时的安全系数,筒体直径大于电池注液孔直径有利于泄压。
优选的,所述变容容器为绝缘球体。绝缘球体结构更为简单,方便使用。
优选的,电池注液孔和连接头之间垫有胶塞。胶塞对电池壳进行密封,提高了注液孔的密封性。
由于采用了所述技术方案,当电池化成,内部压力较大时,通过电池注液孔上的连接头固定在变容容器中将电池内部气体导入变容容器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在避免电池内部与外界接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池内压,排出废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采用绝缘筒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采用绝缘球体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化成排气装置,安装在电池注液孔1上,包括插接在电池注液孔1上的连接头2,连接头2固定在变容容器中。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变容容器为带推杆4的绝缘筒体3。所述绝缘筒体3为陶瓷或玻璃筒体,所述筒体直径大于电池注液孔1直径。这样当化成工艺中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通过电池注液孔1上的连接头2将气体导入绝缘筒体3内,推动推杆4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确保对电池内部进行泄压,在避免电池内部与外界接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池内压,避免电池变形。电池注液孔1和连接头2之间垫有胶塞6以确保密封性。化成完毕后取下带推杆4的绝缘筒体3还能重复使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变容容器为绝缘球体5。这样当化成工艺中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通过电池注液孔1上的连接头2将气体导入绝缘球体5内,绝缘球体5膨胀。通过这样的结构确保对电池内部进行泄压,在避免电池内部与外界接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池内压,避免电池变形。电池注液孔1和连接头2之间垫有胶塞6以确保密封性。化成完毕后,取下绝缘球体5还能重复使用。
通过这样简单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方形动力电池化成时,电池内压会增加这样会导致电池壳体变形的问题。而且整个结构安全性好,成本低,使用该装置,生产车间不需要使用干燥房,可降低设备、电力成本。非常适合企业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宇锂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保护胶带粘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绕式电池极组及包括该极组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