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9815.4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辽;和田哲;林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杨本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装置,该止血装置在肢体的待止血的部位处装缚于患者的肢体,并且该止血装置利用气囊的膨胀对所述部位施加压力来止血。
背景技术
当为了医学治疗、检查或者诊断而实施一种涉及将例如导管的仪器经皮穿刺到血管中的操作时,在导管拔除之后,必须对穿刺部位的流血止血。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No.7498477)中已知通过缠绕臂部或腿部中穿刺部位所在的部分来装缚并且压紧待止血的穿刺部位的止血装置。
在该止血装置中,通过固定装置来固定缠绕患者的臂部或腿部的穿刺部位的带体,从而维持了气囊对穿刺部位的压力。因此,带体与皮肤紧密地接触。根据导管的尺寸等,佩戴该止血装置的时间可能是几个小时至十个小时。就这点而论,存在着与带体紧密接触的部位的皮肤变红并且被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装置,其能够以带体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的状态来装缚,使得即使止血装置装缚了较长时间,在与带体接触的区域的皮肤上也很少引起感染。
通过下面的(1)至(6)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来实现这些目的。
(1)一种止血装置,包括:适于在待止血的部位处缠绕患者的肢 体的柔性带体;用于将缠绕状态下的带体固定于肢体的固定装置;弯曲板,由比带体更硬的材料制成,并且至少一部分朝着带体的内侧弯曲;以及气囊,设置在弯曲板的内侧,并且当流体被引入其中时膨胀,其中该气囊朝着保持在带体上的弯曲板的纵向的一端侧倾斜,并且仅仅弯曲板上的倾斜侧通过连接器与带体连接,并且其中,在带体、固定装置和弯曲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通气装置。
(2)根据(1)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装置是多个气孔。
(3)根据(1)或(2)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装置是多个细微孔。
(4)根据(1)至(3)的任意一项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装置是设置在带体上的多个凸部或凹部。
(5)根据(1)至(4)中的任意一项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装置是设置在带体上的颗粒。
(6)根据(1)至(5)中的任意一项的止血装置,其中所述通气装置是将框架余留在带体上的多个出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止血装置,其能够被装缚成带体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的状态,使得即使止血装置装缚了较长时间,在与带体接触的区域的皮肤上也很少引起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通气装置的止血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该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的用作内表面的一侧;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包括通气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使用期间的剖视图;
图3是包括通气装置的该止血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该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的用作内表面的一侧;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包括通气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使用期间的剖视图;
图5是包括通气装置的该止血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该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的用作内表面的一侧;以及
图6是示出了图5所示的包括通气装置的止血装置在使用期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用于实施该包括通气装置的止血装置的各实施例,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各实施例。下面的各实施例是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示例性产品或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止血装置,并且可以应用于一般的医疗仪器。构造材料的种类以及构造条件等并不局限于下述。可以添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在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范围内的各种修改。
(第一实施例)
图1是包括通气装置的止血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该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的用作内表面的一侧。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包括通气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使用期间的剖视图。
图1中示出的止血装置1出于诸如治疗、检查或诊断的医疗目的,用于在拔除了诸如通过在肢体上某处,例如在手腕500(肢体)处所形成的穿刺而经皮穿刺到血管中的导管的器具之后,止住穿刺部位510(待止血部位)处的流血。该止血装置1具有:带体2,适于缠绕手腕500并且具有大约40mm的宽度;由透气件制成的表面紧固件3,作为用于将缠绕状态中的带体2固定到手腕500的装置;弯曲板4;气囊5;辅助气囊6以及标记7。
带体2是柔性带状的部件。如图2所示,带体2通过围绕手腕500的外侧缠绕一整圈并且使该带体2两端附近的部分相互重叠而装缚于手腕500。然后利用表面紧固件3(将在后面描述)来固定(或接合)带体2的所述重叠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