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混式二次风补偿燃烧火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29949.6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毅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启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8 | 分类号: | F23D14/48;F23D1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混式 二次 补偿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预混式二次风补偿燃烧火嘴。
背景技术
在工业窑炉内燃气燃烧通常使用扩散式的燃烧方式,因其边烧边混的方式,会因燃气与助燃风的混合不够充分,而使得燃烧不完全。为了使得燃气的燃烧更趋于完全、彻底,必然要加大助燃风的风量,即加大空气过剩系数,从而降低了燃烧的温度和炉膛的温度,也降低了燃气的燃烧效率。而预混式的燃烧方式是燃气与助燃风在燃烧前就已经预先混合的一种燃烧方式,由于预混的效果可以使得燃气与助燃风能够充分混合,因而不需要太大的空气过剩系数都可以保证燃烧完全、彻底,从而就提高了燃烧的温度和炉膛的温度,也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根据燃烧学的理论,预混燃烧必须解决回火的难题,因此研究预混燃烧的特点,设计出一种能够应用于工业且安全的预混燃烧器的工作和任务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混式二次风补偿燃烧火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够在工业中应用预混燃烧的技术难题,和高温烟气喷射不远而带来的温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预混式二次风补偿燃烧火嘴,包括主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二次风连接口,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后端板与预混连接管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火嘴的预 混管,燃烧火嘴或预混管上设置有二次风分布板,预混管伸出主体外壳外设置有二次风导流管,二次风导流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二次风分布板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外壳设置有后端板,后端板上设置有1至2个观火孔。
进一步,所述的燃烧火嘴上设置有预混气体输出孔,预混气体输出孔相对预混管轴线呈绕轴、外倾式螺旋状。
进一步,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与预混管轴线平行。
进一步,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与预混管轴线间径向夹角为5~20°。
进一步,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与预混管轴线间轴向夹角为5~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燃烧火嘴等的设计,解决预混燃烧回火的问题,使预混式燃烧方式能够应用在工业窑炉上,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外壳,2-二次风连接口,3-二次风导流管,4-预混管,5-燃烧火嘴,6-后端板,7-预混气体输出孔,8-二次风分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外壳1上设置有二次风连接口2,主体外壳1内设置有后端板与预混连接管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火嘴5的预混管4,燃烧火嘴5或预混管4上设置有二次风分布板8,预混管4伸出主体外壳1外设置有二次风导流管3,二次风导流管3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二次风分布板8的外径。
所述的主体外壳1设置有后端板6,后端板6上设置有1至2个观火孔。
所述的燃烧火嘴5上设置有预混气体输出孔7,预混气体输出孔7相对预混管4轴线呈绕轴、外倾式螺旋状。
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与预混管4轴线平行。
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与预混管4轴线间径向夹角为5~20°。
所述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与预混管4轴线间轴向夹角为5~20°。
首先将燃气在使用前与助燃空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好,再将混合好的预混气体通过预混管4输送至燃烧火嘴5处,而预混气体通过燃烧火嘴5上设置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通过轴向以及螺旋状喷出。而助燃空气通过管道的输送通过二次风连接口2流入主体外壳1内,并通过连接在主体外壳1上的二次风导流管3向燃烧火嘴5输出,在通过燃烧火嘴5或预混管4上设置的二次风分布板8时转换成细股流,而助燃空气细股流则在燃烧火嘴5外与预混好的预混气体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手动或自动点火则使燃气燃烧起来并燃烧充分。而在燃烧时通过燃烧火嘴5上轴向分布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的燃气使高温烟气能够在轴线方向加速喷出,而螺旋状的预混气体输出孔7则使高温烟气更好地搅动炉膛内的烟气,使炉膛达到均温。通过上述设置可使高温烟气能够喷射的更远且更为持久,而且通过二次风的补偿使预混气体分级燃烧的设计方式,使得预混燃烧更为充分、更安全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启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启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9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圆管状模具的长距离抽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