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0048.9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薛胜雄;陈正文;王永强;韩彩红;任启乐;巴胜富;朱华清;苏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位 同步 水射流 废旧 轮胎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粉碎装置,具体是一种废旧轮胎粉碎机。
背景技术
废旧汽车橡胶轮胎的回收处理一直是一世界性难题,处理废旧轮胎的期望结果是:均匀地将轮胎粉碎成20目左右的橡胶微粒,并且能将轮胎内缠绕的65Mn不锈钢丝分离出来。之所以这是期望的结果,是因为均匀的橡胶微粒可以作为高速铁路铁轨降噪材料和其他橡胶制品原料,而分离出来的65Mn不锈钢丝则可以回收复用。
正因为废旧轮胎有着一定的回收价值,而且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的焚烧轮胎的污染环境做法,粉碎轮胎工艺就成了技术目标。在水射流粉碎轮胎之前,机械粉碎轮胎已有应用。它是采用热辊碾压方法,这种方法粉碎的橡胶颗粒很不均匀,而且在碾压前须先用机械刀具切碎轮胎,这样也就无法分离出65Mn钢丝了,另外,热辊碾压使得辊子上总粘附橡胶,必须时常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三方位同步水射流轮胎粉碎机,通过在顶部、左、右侧安装高压旋转喷头。它对旋转着的轮胎实现三方位喷射高压水流,对轮胎全包围逐层粉碎,且能分离出65Mn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包括有舱体,舱体侧壁设有供轮胎进出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的顶部及左、右侧分别安装有高压水旋转喷头,所述的高压水旋转喷头外接超高压泵机组,所述的舱体内设有轮胎撑开与旋转机构,轮胎撑开与旋转机构包括有支座及转动安装在支座上的液压缸驱动杆及其驱动机构,所述的液压缸驱动杆上安装有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向外撑开时涨紧轮胎内圈,所述的高压水旋转喷头分别从上、左、右三个方向对着所述的轮胎。
所述的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水旋转喷头具有与高压水进水系统连接的可旋转的水平喷杆,所述的水平喷杆上安装有喷嘴,所述的喷嘴的出水管道与喷杆倾斜安装,使得从喷嘴喷出的高压水以倾斜角度喷向工作面。
所述的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内液压驱动杆的下方安装有滤网。
所述的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的出水管道与喷杆倾斜15°~30°安装。
所述的三方位同步水射流废旧轮胎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喷头喷嘴数量2或4只,喷嘴孔直径为Φ0.20~Φ0.35mm。
本实用新型由提供的超高压水射流如刀削锤击般地实现轮胎粉碎功能。粉碎机有以下技术关键点:超高压旋转喷头的喷嘴与喷杆呈周向15°~30°安装;三只同样的旋转喷头呈“门”型布置。同步作业;轮胎在内圈由液压缸驱动杆上的涨紧机构撑开涨紧并旋转,实现逐层粉碎;被粉碎的橡胶微粒经过滤网过滤回收,65Mn丝网基本整体回收,废水经5μ精滤回流复用至泵吸入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参数如下:
超高压泵:
压力 250MPa
常用工作压力220~ 240MPa
流量(每个喷头) 25L/min
(采用3x110kw泵,或者采用1x110kw+1x250kw)
粉碎机:
粉碎颗粒 20目左右
泵入口过滤最高精度 5μ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大型卡车的通用轮胎,如果是更大或更小的轮胎则相应改变安装尺寸,其他相同,喷头旋转直径 250mm(2或4根喷杆,相应配2或4只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析:
在轮胎旋转的前提下,采用三个相同的旋转喷头以形成对轮胎三方位全包围的逐层粉碎作业模式,这一创新设计是在以单束水射流粉碎轮胎试验得到良好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均匀逐层粉碎目标而设计的,这一设计使得轮胎无死角地均匀遭受水射流的打击。三个旋转喷头均固定安装在作业舱体的三个方位骨架上,三个旋转直径250mm的旋转射流同步形成,同时覆盖击打不同侧面,水射流与轮胎的相对作用,其结果不再是单束水射流的切割,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粉碎”。可以说,这是实现理想功能的技术关键。当然,喷头多了,必须具备相应的流量保障同步作业,所以,基本技术参数,明确了水射流的流量指标,这两点保障了本实用新型的商品化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