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测井车中控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0367.X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齐辉;白庆杰;刘良;陈福;杨朝登;汪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谭祐祥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测井 车中控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测井车中控舱。
背景技术
在油田测井领域中,测井车是车载测井仪器的一种设备,测井车中控舱是测井人员操作及办公的重要场所。中控舱内一般配有配电柜、操作控制台、电脑、工作台、综合地面测试系统以及储物柜,分别分布在舱内进门的左右侧及前侧。而在以往的中控舱布局设计时,主要是从中控舱功能性出发,凸显以下几方面不足:
工业化布局:中控舱内无环境简陋;
布局仅从功能性出发:中控舱内空间未得到合理利用,工作台下空间用于设备的放置,没有设计储物柜;配电柜及综合地面测试系统安置不合理,造成工作台被分割成各个小块,不连续,使得工作台利用率不高;
操作不便:将储物柜设计成吊柜,测试人员抬头时易被磕碰;
显示器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测井车开动时易造成显示器晃动或跌落;
未考虑到现代化通讯设计,无通讯网口设计;
中控舱内电源插排设计不合理,一般仅在配电柜附近设计插座,测试人员使用时,需要通过接线板将电源引到使用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中控舱内工作环境简陋,空间利用不合理,易造成人员伤害及物品损失等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中控舱布局方式,该布局方式以人性化设计为理念,具有工作环境舒适,操作方便,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并对通讯接口进行了隐藏式布局设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井车的中控舱,包括配电柜、综合地面测试系统、装饰板、控制台、工作台、主机和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和综合地面测试系统布置在中控舱门左右两侧,紧邻中控舱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主机与综合地面测试系统集成到一起。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储物柜,用于存放物品。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以壁挂方式安装在中控舱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中控舱还包括可隐藏通讯接口,当不使用时,所述可隐藏通讯接口被隐藏在工作台下。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具有凹口,所述可隐藏通讯接口通过枢轴安装到所述凹口中。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由理化板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装饰板由卡其色织物制成。
优选地,所述中控舱的内壁上内嵌有插座,所述插座位于工作台的前方。插座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源。
优选地,所述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1)合理安排配电柜及综合地面系统的位置:更改中控舱内配电柜及综合地面测试系统的安装位置,将其分布在中控舱门左右两侧尽头处,避免由于其所占用的空间而造成工作台的不连续;
2)工作台办公化设计:工作台采用L字形设计,工作台使用理化板材料,采用和乳白色接近的颜色,合理利用空间,并达到美观、整齐的效果;
3)设备集成、合理利用空间:电脑主机与综合地面测试系统集成到一起,节省了工作台下的主机空间,并将该空间设计成储物柜及抽屉,可以放置物品及分类放置等;
4)人性化设计理念,车内环境温馨办公化:车内壁采用了卡其色织物覆盖粘贴,具有防污、防霉以及防火等功能;前侧安装喷塑装饰板,具有美观功能。
5)显示器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与侧壁紧固安装。
6)家用式插线板设计,在中控舱工作台前方,均设计了220V交流电,使用方便;
7)在两个电脑间采用隐藏式设计,嵌入式安装了通讯接口,可实现上网及电话等办公功能,在不使用该功能时,各接口隐藏在工作台下,不影响测试人员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由于采取布局方案,测试人员能够在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下舒适工作,并合理利用了空间,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从下文提供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应当理解的是,所述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虽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下文将结合以下附图描述至少一个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测井车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中控舱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中控舱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中控舱的另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动业务处理方法及业务控制层服务器
- 下一篇:断电吸持型永磁式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