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箱梁用调高球型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0546.3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跃;成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4B1/36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箱梁用调 高球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钢箱梁用调高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桥梁用调高支座多采用方式垫板调高、螺旋调高以及注入聚氨酯调高;采用垫板调高支座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其调高方式主要是在封锁交通的前提下,使用顶梁装置将梁顶起,然后在梁底部与支座间加一块垫板,垫板厚度根据调高量要求提前加工;螺旋调高常见于轨道交通特别是磁悬浮列车用桥梁,支座内部有一螺旋副,通过螺旋副的相互运动,实现支座的高度调节;这种调高方式虽然可以实现无级调高,但由于该类支座采用螺旋调高,其主要承力部件为螺旋副,结构较为复杂,同时承载能力较低;采用注入聚氨酯调高的支座通常为盆式支座结构,通过在盆式支座的盆腔内注入聚氨酯从而实现支座调高,该种调高方式可以实现无级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高方式,然而由于该种调高方式采用注入聚氨酯的方式,对注入设备要求较高,同时考虑到桥梁所处的环境多为交通不便而且电力无法提供的条件下,该种调高方式在实际操作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箱梁用调高球型支座,使其能实现无级调高和支座安装操作空间狭小时支座的调高和更换,并具有耐久性好、寿命长、转角大以及各向转动性能一致、安装更换简便的特点。
为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箱梁用调高球型支座,所述的调高球型支座主要包括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所述焊接在下座板上的平面不锈钢滑板与镶嵌在中座板下表面的平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构成平面滑动摩擦副;所述中座板为凸球面结构,所述上座板为与中座板凸球面相配的凹球面结构,所述包覆在中座板上的球面不锈钢滑板与镶嵌在上座板凹球面上的球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形成球面滑动摩擦副;在上座板与中座板之间、中座板与下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密封环,所述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密封环分别环围平面滑动摩擦副和球面滑动摩擦副;在所述的上座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球型支座高度的楔形板结构;所述的楔形板结构包括上楔形板、下楔形板和用于调节球型支座高度的螺旋传动机构;所述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的形状相互吻配;所述的下楔形板固定在上座板上,所述的螺旋传动机构由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杆和螺母构成;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在下楔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楔形板上,构成转动所述的螺杆带动上楔形板沿下楔形板滑动,从而调节球型支座高度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箱梁用调高球型支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双向反向螺旋传动原理实现支座的高度调节,从而实现支座的方便安装与更换;采用该方案可以使支座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无级调整,支座高度调整量的大小可以通过楔形板的坡度来设计,在支座高度调整完成后,该装置可以拆除,不影响支座的正常使用功能,结构简洁,操作方便;
(2)采用承载能力较高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代替普通聚四氟乙烯作为摩擦副的滑板材料,并通过整板镶嵌结构,可缩小支座结构尺寸;同时,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较高滑移速度下的磨损率相比聚四氟乙烯要小,更适合于公路钢箱梁结构滑移速度较快时对支座使用寿命的要求;
(3)平面及球面摩擦副均采用了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密封环进行密封,密封效果较好,同时保证材料使用寿命与摩擦副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座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高度调整前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高度调整后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上楔形板,2、上座板,3、球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4、球面不锈钢滑板,5、中座板,6、平面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7、平面不锈钢滑板,8、下座板,9、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密封环,10、下楔形板,11、螺母,12、螺杆、13、14、耳板,15、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静电胶辊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用于在手动变速器中产生换挡力或选择力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