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性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0936.0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纶烽;李嘉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0 | 分类号: | H01L23/00;H01L2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性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软性显示器,尤指一种在软性基板上具有保护垫以固定控制元件的软性显示器。
背景技术
软性显示器具有重量轻、耐冲击与可挠曲等优点,是各家面板厂下个世代的开发重点。
软性显示器商业化量产的问题中,背板寿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在挠曲测试下,现有的软性显示器往往是因为控制元件承受不了应力而造成结构崩解失效。
图1A绘示现有技术的软性显示器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A所示,在现有的软性显示器10中,直接在软性基板12上加工,在多个显示元件14之间产生控制元件16,例如,薄膜电晶体(TFT,Thin-Film Translator)元件。其中,软性基板12可以事先固着在玻璃基板上再进行黄光制程,或是直接在软性基板12上印刷或喷墨,以制作控制元件16。
图1B绘示图1A现有技术的软性显示器的放大区域18被挠曲时的剖面图。如图1B所示,在挠曲的时候,现有的软性显示器10的控制元件16必须承受应力,造成结构破损。例如,在图1B中,控制元件16即自软性基板12剥离。使得控制元件16失去功能,影响使用寿命。
虽然有另一种现有的软性显示器通过开发非晶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或有机半导体层,以刚性较弱的半导体层制造控制元件,以适应挠曲时的应力,或者,相反地,尚有一种现有的软性显示器通过增加半导体层的刚性,使控制元件能抵抗挠曲的应力,然而如此则容易影响到控制元件的制程,使控制元件的电子特性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显示器,以改善操作软性显示器时,控制元件承受挠曲的应力而造成结构破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显示器,所述软性显示器包括:
一软性基板;
至少一显示元件,设置在所述软性基板上;
至少一控制元件,每一控制元件设置在所述软性基板上方,及
至少一保护垫,每一保护垫设置在所述软性基板与所述控制元件之间。
所述显示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体元件、或电湿润显示元件。
所述控制元件为薄膜电晶体。
所述软性基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或聚酰亚胺。
所述软性基板与所述保护垫为一体成型。
所述保护垫弯曲强度介于1220kgf/cm2至6000kgf/cm2之间。
所述保护垫材料为有机材料。
所述有机材料为压克力光阻。
所述保护垫材料为无机材料。
所述无机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软性基板上预备制作控制元件的位置先进行处理,使得该区域相对于周遭区域有相对较高的刚性。当软性显示器遇到挠曲时,形变会发生在相对较柔软的线路与开口部,进而保护了控制元件的结构,延长元件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现有技术的软性显示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B绘示图1A现有技术的软性显示器的放大区域被挠曲时的剖面图。
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软性显示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B绘示图2A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软性显示器的放大区域被挠曲时的剖面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显示器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A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软性显示器的结构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软性显示器20包括一软性基板22,该软性基板22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塑胶基板(例如,聚酰亚胺(PI,polyimide))。
在该软性基板上22可设置有多个显示元件24,其中该多个显示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元件、薄膜电晶体(TFT)、场放射显示元件(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或是电湿润显示(EWD,Electro-Wetting Display)元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0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