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带肋钢筋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036.8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苗增军;吕爱晖;张树萍;黄文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3 | 分类号: | E04C5/03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规格带肋钢筋,属于大规格带肋钢筋的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很多大钢厂所生产的带肋钢筋规格最大仅为φ32,很少生产φ40、φ50大规格的带肋钢筋,主要原因如下:
大规格钢筋分别由热轧和冷轧两种轧制工艺加工而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规格为φ40、φ50的大规格钢筋由于横截面积大、横肋截面大,横肋间距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轧制出的大规格钢筋横肋充满度不够,因此在钢筋应用的过程中易出现冷弯、反弯等性能不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横肋根部断裂;而且在用于混凝土浇注中握裹力也不高。
生产实践中,采用轧后余热穿水工艺生产φ50英标钢材,出现横肋根部处断裂现象更为频繁,钢筋正冷弯180°、反弯正45°反23°,钢筋的合格率仅为88.3%左右,严重制约大规格钢材正常生产。
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研究人员先后对钢坯的化学成分、浇铸方式、加热温度、开轧温度、孔型设计等工艺参数方面都做了认真分析调整,但是均收效甚微。如何解决大规格钢筋易出现冷弯、反弯等性能不合的技术难题,成为大规格钢筋生产线急需解决的生产瓶颈。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概述:
为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弯曲性能优良、合格率高的大规格带肋钢筋,在设计大规格φ40、φ50成品孔型参数时,对横肋的间距、横肋与轴线夹角、横肋顶角,铣槽工艺等关键参数进行一系列优化调整,以最大限度保证钢筋横肋充满度良好;待轧辊的横肋加工完成后,采用圆锥砂轮角磨机对成品槽的“横肋根部”进行修磨倒角,以消除成品钢筋热轧成型后“横肋根部”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规格带肋钢筋具有横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肋根部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倒圆的半径为横肋底宽的0.3-0.45倍。
所述的大规格带肋钢筋为φ40钢筋,所述钢筋的内径为38.0-39.4mm,横肋高为3.8-4.5mm,横肋的顶角为65°-70°,横肋的顶宽为1.8-2.2mm,横肋的底宽为6-9mm,横肋间距为20-22mm,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为53°-70°。
所述的大规格带肋钢筋为φ50钢筋,所述钢筋的内径为47.7-49.3mm,横肋高为4.5-5.2mm,横肋的顶角为60°-70°,横肋的顶宽为2.0-2.5mm,横肋的底宽为6.5-9.5mm,横肋间距为15.3-16.5mm,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为52°-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设计大规格φ40、φ50成品孔型参数时,对横肋的间距、横肋与轴线夹角、横肋顶角,铣槽工艺等关键参数进行一系列优化调整,以最大限度保证钢筋横肋充满度良好;待轧辊的横肋加工完成后,采用圆锥砂轮角磨机对成品槽的“横肋根部”进行修磨倒角,使轧制出来的大规格带肋钢筋的横肋根部具有倒圆角,以解决成品钢筋热轧成型后“横肋根部”的应力集中的问题。进而解决了轧后余热穿水工艺钢筋易出现冷弯、反弯等性能合格率偏低的技术难题。本“横肋跟部修磨”工艺,属于国内首创,有很好推广和应用价值。采用英标、国标生产的近40万吨φ40、φ50的大规格带肋钢筋的冷弯、反弯性能综合合格率达到99.85%。
附图说明:
图1:大规格带肋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钢筋横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3:轧槽的加工示意图;
图4:轧槽中横肋横截面示意图;
图5:大规格带肋钢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内径;2、横肋高;4、横肋间距;5、横肋的顶宽;6、横肋的顶角;7、横肋的底宽;8、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9、基圆加工半径;10、横肋加工半径;11、倒圆角;12、纵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大规格带肋钢筋规格为460B,φ40英标穿水钢筋,其外形几何尺寸见表一:
表一 φ40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 mm
所述的横肋顶角6为65°,横肋顶宽5为2mm,横肋底宽7为7.3mm,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8为53°;
在横肋的根部设有倒圆角11,倒圆角11的半径为横肋底宽7的0.35倍,即2.56mm。
生产上述的大规格带肋钢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0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
- 下一篇:防裂缝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