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1175.0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白科;周星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科;周星夫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2/30;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大功率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是世界汽车产业的唯一选择。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把动力模式从以石油为主的传统汽车,转变为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等新型模式,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持续动力革命。2010年11月在中国深圳举办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的主题确定为:“可持续动力革命”,正是科学表达了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规律和全新理念。经过8年的攻关,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技术、几种电动车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取得长足进步。车用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已经基本掌握。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得到深化和提高,在系统集成可靠性、优化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开始小批量生产。纯电动汽车通过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克服了整车技术集成匹配、电池充放电性能、安全性能、快速更换等技术屏障,技术逐步成熟,开始商业化示范。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由于本身的结构稳定,适合于大批量工业业化生产,被普遍应用于电动汽车,但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大多需要串并使用,单体电池普遍做的不大,有部分生产厂家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单体容量做的超过10Ah,但生产工艺复杂,主要涉及到集流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案有:1.在极板上留出空白,点焊极耳,极耳分别用铝带和镍带或者铜带,如果要通过大电流,就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极耳,极耳焊接数量多,极耳与正负极端子的焊接困难,可靠性差,且内阻较高,大电流放电发热量大;2.在极板边缘留白,通过激光或者刀具把箔材切割成锯齿状,工艺复杂,成本高,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够降低内阻,大电流放电温升少,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大功率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功率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及其内设置的PP中空管、负极极柱、正极极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电池壳体的端部按顺序装配有盖板、聚四氟乙烯绝缘垫、压紧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在涂布边缘留出空白,卷绕于PP中空管外并形成卷芯,卷芯两头箔材外露于隔膜外,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分别放进卷芯上部和下部中间,多层箔材与负极极柱、正极极柱焊接并形成超焊焊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涂布边缘留空白部分宽度为15~30mm,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一边是全部涂覆,另一边留白宽度为15~30mm。
所述卷芯两头箔材外露于隔膜外部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PP绝缘胶圈。
所述负极极柱、正极极柱形状是长方形或正多边形,在负极极柱、正极极柱上开有多边形的槽,该槽将PP绝缘胶圈固定在卷芯内。
所述负极极柱、正极极柱与集流体的焊接可焊接1~6个面。
所述多边形的负极极柱、正极极柱放入卷芯的长度为10~15mm。
所述电池壳体为铝壳或者不锈钢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大功率的圆柱型动力电池,不仅单体容量可以做大,而且能够降低内阻,减少大电流放电时产生的热量,更为重要的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设备容易实现全自动化,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壳体 2、PP中空管 3、负极极柱 4、正极极柱 5、正极极片 6、负极极片 7、隔膜 8、盖板 9、聚四氟乙烯绝缘垫 10、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及其内设置的PP中空管2、负极极柱3、正极极柱4、正极极片5、负极极片6、隔膜7,电池壳体1的端部按顺序装配有盖板8、聚四氟乙烯绝缘垫9、压紧螺母10,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在涂布边缘留出空白,卷绕于PP中空管外并形成卷芯,卷芯两头箔材外露于隔膜外,负极极柱3、正极极柱4分别放进卷芯上部和下部中间,多层箔材与负极极柱3、正极极柱4焊接并形成超焊焊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科;周星夫,未经白科;周星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1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力线网络接口的无线局域网络路由器
- 下一篇:路灯转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