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2044.4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石晓建;徐振华;毛军喜;于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轨道 预应力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轨道板,具体来说,是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更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具体到陆路交通方面,人们希望交通能更加快捷,因此,人们修建了高速公路、兴建飞机场,修建铁路,传统铁路铁轨下设轨枕以分散列车荷载,枕木下铺砟石作为柔性缓冲层和轨道结构支撑层。有砟轨道板在长期的高速列车荷载下碎石道床破坏不断加剧,可用维修时间短,维修周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容易出现“飞砟”现象;随着铁路运营的不断提速,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现如今高速铁路多采用无砟铁路,即使用混凝土轨道板代替传统的砟石,具体施工时,将轨道直接设置在无砟轨道板上,在轨道板下部铺填缓冲层。传统的混凝土轨道板为实心板,这种板首先成板时间较长,其次也比较笨重;后来提出了改进方案,使用钢筋做钢筋骨架,而后在其上浇注混凝土成型,其在保证混凝土轨道板原有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其质量大大减轻。但是,随着铁路进一步提速及列车容量的提升,列车在运行时对铁轨的压力更加巨大,传统的混凝土轨道板已经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对新结构的混凝土轨道板的需求愈发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其较传统的混凝土轨道板而言,其在保持自身重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结构强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所述的轨道板包括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上固定下层纵向预应力钢棒,在钢筋骨架中浇注混凝土。
在钢筋骨架内设置下层纵向预应力钢棒可将铁轨荷载均匀分布,从而避免了因为受力不均而导致的板体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轨道板还包括上层钢棒与横向钢棒,所述的上层钢棒与横向钢棒设置在钢筋骨架内。
设置上层钢棒与横向钢棒可以进一步加强其结构强度,使之适用范围大大增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钢筋骨架的弯折处设置尼龙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的结构强度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其自身质量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没有较明显的增加,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筋骨架、2-下层预应力钢棒、3-横向钢棒、4-上层钢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包括钢筋焊成的钢筋骨架1,钢筋骨架1的大小与厚度依实际需求而定,在钢筋骨架1上浇注混凝土从而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筋骨架1上还设置有下层纵向预应力钢棒2,设置了下层纵向预应力钢棒2后,从铁轨上受到的压力可以被均匀的分散,从而避免了钢筋骨架1因为受力不均而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筋骨架1还包括上层钢棒4与横向钢棒3,加入上层钢棒4与横向钢棒3后,使得钢筋骨架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得到增强,从而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在钢筋骨架1的弯折处,设置有尼龙保护层,设置尼龙保护层保证钢筋骨架1在成型后脱模时不对模具造成损坏。
下面利用其生产过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依照施工的实际需求制作模具,然后依照模具的要求切割钢筋以及折弯钢筋,在钢筋的折弯处设置尼龙保护层,更具体的说,是套接一个尼龙保护套,套接尼龙保护套可以在钢筋钢筋骨架脱模时不会因为碰擦而损坏模具,当钢筋摆放完毕后,将钢筋两两焊接或绑扎成一体成钢筋骨架1,先将下层纵向预应力钢棒2用绑线固定在钢筋骨架1内,再将横向钢棒3固定在钢筋骨架内,最后将上层钢棒4固定在钢筋骨架1内。
当所有的钢棒全部设置完毕后,向钢筋骨架1内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需要进行两次,在浇注过程中需要进行振动,以保证浇注均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3小时,覆盖棚布,静停保温,为进入养护阶段做好准备,养护阶段分为蒸养与水养,当养护结束后,进行脱模,出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施工用装配式轨枕
- 下一篇:新型干衣机